、
龚岳亭(1928年4月5日-2014年12月27日,86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我国多肽激素合成与应用、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中是胰岛素B链合成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成果被应用于临床医学、计划生育研究以及畜牧业等方面。 【龚岳亭院士逝世】
阙端麟(1929年10月14日-2014年12月10日,8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在国内首先用硅烷法制成纯硅及高纯硅烷负责并领导极高阻硅单晶研制,成功研制出探测器级硅单晶。提出用氮作为保护气直拉硅单晶技术,生产优质低成本硅单晶,开辟微氮直拉硅单晶基础研究工作。 【阙端麟院士逝世】
林励吾(1929年10月14日-2014年12月10日,8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催化化学及工艺研究。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及工艺,缓解了当时国内航空煤油短缺的严重问题。2008年获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授予的催化领域最高奖“中国催化成就奖”。 【林励吾院士逝世】
陆埮(1932年2月23日-2014年12月3日,8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在伽玛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了其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 【陆埮院士逝世】
王如松(1947年9月12日-2014年11月28日,67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生态与生态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是我国城市生态学领域的奠基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创建者之一。 【王如松院士逝世】
刘广志(1932年2月23日-2014年12月3日,83岁)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探矿工程专家。新中国地质探矿工程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国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专家。解放初期,奔波于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做出重要贡献。
【刘广志院士逝世】
刘连元(1941年9月2日-2014年11月17日,7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弹头技术专家。一直从事导弹弹头系统的研发工作。是我国战略导弹事业重要学术学科带头人。完成了第一代导弹弹头防热设计,攻克了“热障”;主持研制多型导弹弹头,实现弹头的更新换代。 【刘连元院士逝世】
丁伟岳(1945年4月26日-2014年11月11日,7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几何分析领域许多重要而困难的课题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指导的一个几何分析青年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该领域的优秀青年数学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丁伟岳院士逝世】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0日,94岁)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的战略家。 【专题:追忆师昌绪】 【师昌绪院士逝世】
魏可镁(1939年8月29日-2014年10月23日,75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肥催化剂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化肥工业氨合成催化剂、变换催化剂的研发,坚持催化剂的组成、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提高产量和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 【魏可镁院士逝世】
方秦汉(1925年4月20日-2014年10月14日,90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先后主持了在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等桥梁的设计和科研。 【方秦汉院士逝世】
蔡睿贤(1934年2月5日-2014年10月4日,8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动力科学家。长期从事叶轮机械、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领域的研究。在研制国内燃气轮机中,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轴流式压气机内环对其喘振的影响。 【蔡睿贤院士逝世】 【蔡睿贤:超级球迷】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87岁)
北大资深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反对人们用“国学大师”称呼他。 【助手忆大师最后时光】 【忧患意识不是为一己】 【挖掘中国文化的价值】 【汤一介:大师离去】 【汤一介逝世】
黄祖洽(1924年10月2日-2014年9月7日,90岁)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我国氢弹研制的探路先锋和我国核武器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教育家。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战略核武器设计立下不朽功勋。 【忆黄祖洽先生二三事】 【黄祖洽院士逝世】
夏培肃(1923年7月28日-2014年8月27日,91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坚持做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她留下一个永恒的传奇】 【英雄行业的无名先驱】 【夏培肃院士逝世】
王守武(1919年3月15日-2014年7月30日,9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坚持做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王守武院士追思会举行】 【王守武院士逝世】 【王守武:硅芯铸就辉煌】
葛宝丰(1922年12月26日-2014年7月10日,92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医学专家。最早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发明了梯形加压接骨板,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等进行了系列研究。
【百年良医 情留人间】 【葛宝丰院士逝世】
魏寿昆(1907年6月16日-2014年6月30日,10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学及冶金物理化学专家。作为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首次提出“转化温度”概念及运用活度理论,在国内率先开拓固体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
【师者如兰气自洁】 【魏寿昆院士逝世】
肖纪美(1920年12月7日-2014年4月23日,94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腐蚀金属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断裂力学、合金能量学和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 【肖纪美:为士不为仕】 【肖纪美院士逝世】
沈德忠(1940年6月13日-2014年4月5日,7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晶体专家。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生长、应用及探索研究。先后生长出铌酸钾、磷酸氧钛钾等10多种晶体;研制成功高光学质量大单畴KN晶体,使该晶体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沈德忠院士逝世】
刘源张(1925年1月1日-2014年4月3日,89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中国质量管理创始人。 【追记刘源张:实现质量强国是我的梦】 【刘源张院士逝世】 【刘源张获中国质量奖】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徐晓白(1927年5月28日-2014年3月27日,8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专家。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原子能方面配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作出了贡献。后致力于发展环境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研究。 【徐晓白和她的化学人生】
周干峙(1930年6月28日-2014年3月14日,84岁)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政策制定工作。曾负责编制西安市的总体规划,天津、唐山市地震后的恢复重建规划,深圳市的总体规划,以及其他一批城市的规划设计指导。 【周干峙院士逝世】
张宗祜(1926年2月19日-2014年2月19日,88岁)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家。对我国黄土高原的区域地质地层地貌及黄土工程地质性质土壤侵蚀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为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宗祜院士逝世】
曹传钧(1922年3月8日-2014年2月4日,92岁)
火箭发动机专家,航空航天教育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原校长。中国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教育事业开拓者之一。主持筹建中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主持研制发射成功中国首枚高空探测火箭。 【曹传钧逝世】
吴祖垲(1914年3月1日-2014年1月16日,100岁)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真空电子技术专家。他早年的专著《日光灯制造基础》被视为中国日光灯工业的奠基之作,为我国微光夜视行业由仿制走上自行设计研制、自主开发开辟了道路。
【吴祖垲院士逝世】
江元生(1931年8月18日-2014年1月10日,8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理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注重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领域涉及高分子理论、配位场理论计算方案、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应用和共轭分子的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等。 【江元生院士逝世】
林秉南(1920年4月21日-2014年1月3日,94岁)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长期从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应用研究,无论在明渠不恒定流研究方面还是在高速水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最早对长江三峡水库溃坝波问题进行试验研究。 【林秉南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