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Atom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atoms
本期编辑荐读为您精选发表于 Atoms 期刊的五篇高引优质文章,希望能为您未来的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文章1
英文标题:Shape Coexistence in Even–Even Nuclei: A Theoretical Overview
中文标题:偶偶核的形状共存:理论综述
作者:Dennis Bonatsos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218-2004/11/9/117

文章摘要:
过去十年中,得益于全球现代放射性离子束装置提供的新数据,我们对形状共存现象的微观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研究已确定核图中可能出现形状共存的区域,并阐明导致中子诱发或质子诱发形状共存的不同微观粒子-空穴激发机制。同时,我们理解了形状共存与轻核中出现的"反转岛"、N=Z核中出现的自旋排列新相态,以及中质量和重核中发生的形状/相变之间的关联。本综述通过壳模型、平均场方法及对称性方法对这些进展进行探讨,并基于数据系统学和对称性考量,建立了量化规律以预测形状共存可能出现的区域——这些规律可作为未来实验研究的指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细节及其在远离稳定线时的修正机制。
文章2
英文标题:Collision Strengths of Astrophysical Interest for Multiply Charged Ions
中文标题:天体物理相关多电荷离子的碰撞强度
作者:Stephan Fritzsche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218-2004/11/5/80

文章摘要:
电子碰撞激发和电离过程对于模拟各类天体物理对象的光谱至关重要——从晚型恒星大气到超新星残骸,乃至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光辐射等现象均在此列。尽管这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针对自由入射电子动能Ekin
5000 eV的中低碰撞能量区间,其定量研究仍十分匮乏。为深入探究碰撞激发的作用,本研究对Jena原子计算器(Jac)进行了功能扩展,使其能够计算精细结构分辨及组态平均跃迁的扭曲波碰撞强度。虽然未包含双电子共振的形成机制,但这些工具可直接应用于具有复杂壳层结构的离子,并能涵盖对这些强度的主要相对论贡献。本文以类锂和类氯离子的碰撞激发为例,展示并解释了碰撞强度的详细计算结果。与其它高度关联方法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因此,这些工具将支持对更广泛电子碰撞能量、能级和离子电荷态的有效碰撞强度研究。
文章3
英文标题:Atomic Data Assessment with PyNeb: Radiative and Electron Impact Excitation Rates for [Fe ii] and [Fe iii]
中文标题:使用PyNeb进行原子数据评估:[Fe II]与[Fe III]的辐射及电子碰撞激发速率
作者:Claudio Mendoza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218-2004/11/4/63

文章摘要:
我们采用PyNeb 1.1.16 Python软件包评估适用于[Fe II]和[Fe III]光谱建模的原子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包含能级能量、爱因斯坦A系数及有效碰撞强度值。大多数数据集从原始文献重建,并纳入新数据集与观测和测量基准进行比对。对于[Fe III],我们获得了确定性结果,从而能够选定默认数据集;而对于[Fe II],碰撞数据显著的温度依赖性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这种依赖性主要源于3d7a4F9/2亚稳态能级的临界密度异常之低,该能级布居强烈依赖于辐射和碰撞数据,尽管恒星连续谱荧光泵浦对该能级布居的影响亦不可排除。新版PyNeb(1.1.17)已发布,内含经评估的数据集。
文章4
英文标题:Robust Optimized Pulse Schemes for Atomic Fountain Interferometry
中文标题:原子喷泉干涉测量中的鲁棒优化脉冲方案
作者:Michael H. Goerz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218-2004/11/2/36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原子喷泉干涉仪对原子初始速度变化及脉冲幅度偏离最优值的鲁棒性。我们数值模拟了动量空间中最大分离度为20hk 的干涉仪动力学过程,并绘制出信号对比度随初始速度分布方差和激光场振幅值变化的预期曲线。研究表明,与常用的π/2和π脉冲序列方案相比,基于快速绝热过程的激发方案能显著提升预期信号对比度。通过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识别出在脉冲幅度和速度系综平均上表现良好的分裂与交换脉冲,我们进一步实现了鲁棒性的实质性提升。这些结果证明了最优控制技术对未来原子喷泉干涉测量实际应用的显著增强能力。
文章5
英文标题:An Introduction to Relativistic Theory as Implemented in GRASP
中文标题:GRASP程序中相对论理论的实现介绍
作者:Per Jönsson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218-2004/11/1/7

文章摘要:
计算原子物理学在深化基础物理(如量子电动力学与关联效应)认知,以及为大型科研装置(涵盖聚变反应堆、高功率激光系统、太空望远镜和同位素分离器等)的观测数据解读提供原子参数方面,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应对这些任务,学界发展了多种计算方法,各具优势与局限性。本文重点评述相对论性多组态方法在广义相对论原子结构软件包[grasp2018, C. Froese Fischer, G. Gaigalas, P. Jönsson, J. Bieroń, 《计算机物理通讯》(2018年,DOI: 10.1016/j.cpc.2018.10.032)]中的应用。为展示该软件包的计算能力,文中特别呈现了与核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相关的典型算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