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Nutrients 发布时间:2025/7/28 15:32:11
选择字号:
营养与神经炎症:中年女性是否处于红色地带?| MDPI Nutrients

论文标题:Nutrition and Neuroinflammation: Are Middle-Aged Women in the Red Zone?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2-6643/17/10/1607

期刊名:Nutrient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nutrients

女性在健康领域尤其是心理健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易感性。生物学、激素和代谢差异导致的性别特异性风险在临床研究中常被忽视。例如,抑郁症(MD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更高,可能受到更年期等激素转变的影响。慢性低度炎症是这两种疾病背后的共同机制,且这种炎症状态可能因饮食习惯而加剧。在更年期,情绪和睡眠的干扰会影响饮食行为,导致对高血糖和安慰性食物的偏好增加,这些食物营养价值低,会促进体重增加和炎症标志物的升高。这种饮食习惯与西方饮食模式相结合,可能会通过肠-脑轴强化全身炎症。此外,MDD和AD都与肥胖和糖尿病等在女性中更常见的疾病相关。

激素变化对情绪和睡眠障碍、代谢和营养的影响

更年期的激素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情绪和睡眠障碍,同时影响代谢和营养行为。这些变化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下降,以及代谢减缓和腹部脂肪增加。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促使女性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肪的安慰性食物,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和炎症标志物升高。此外,更年期相关的激素变化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对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易感性。

促炎饮食的病因学

西方饮食模式,以高饱和脂肪、高糖、高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加工食品为特征,与全身炎症密切相关。这种饮食模式通过多种机制激活促炎免疫通路,包括增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促进脂肪合成和氧化应激,以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增加炎症标志物水平,如C反应蛋白(CRP),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健康,进而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情绪和睡眠障碍及其对炎症的影响

情绪和睡眠障碍会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加剧全身炎症。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NS),导致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增加肠道通透性,使肠道内的内毒素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全身炎症。此外,情绪和睡眠障碍还会影响饮食行为,促使人们选择高糖、高脂肪的安慰性食物,进一步加剧炎症状态。

图 1. 心理症状(情绪障碍、压力)和睡眠障碍可以通过饮食模式和肠道完整性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外周炎症。

炎症是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低度炎症是抑郁症(MD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共同风险因素。炎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脑功能,包括破坏血脑屏障,使炎症细胞和介质更容易进入大脑,从而引发神经炎症。这种炎症状态会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进而加重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此外,炎症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加速认知衰退和神经退行性变化。

结论和展望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激素变化不仅影响生殖系统,还涉及深远的代谢和神经生物学改变。慢性低度炎症是连接更年期症状与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易感性增加的共同纽带。营养行为,尤其是西方饮食模式的采用或强化,可能加剧这种炎症状态,进而影响代谢调节和肠-脑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损害神经功能,影响心理健康。鉴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女性在临床研究中的代表性不足,文章呼吁在更年期采取个性化、综合性和预防性的策略,包括针对饮食、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以非侵入性方式预防或延缓情绪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作。

图2. 激素变化会导致情绪和睡眠障碍,以及新陈代谢减慢,这可能会影响饮食摄入并增加腹部脂肪。超重、舒适食品、西方饮食,或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促进低度炎症 (LGI)。LGI 可能穿过血脑屏障,进而成为重度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Nutrients 期刊介绍

主编:

Maria Luz Fernandez,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SA;

Lluis Serra-Majem, University of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Spain

期刊主题涵盖常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生物活性营养素、运动营养、公共卫生和饮食相关疾病等学科领域。

2024 Impact Factor
5.0
2024 CiteScore
9.1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2.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2.3 Days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