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mart Cities 发布时间:2025/7/23 13:31:46
选择字号:
智能城市数字孪生新范式:AI驱动的城市建筑能源管理革命 | MDPI Smart Cities

论文标题:Recycling-Oriented Characterization of Space Waste Through Clean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a Circular Economy Context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624-6511/8/1/28

期刊名:Smart Citie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aterials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筑能耗已占全球能源消费的75%以上,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的Sungmin Yoon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Smart Cities期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I Agent的智能城市数字孪生框架(I-UDT),通过整合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PT)技术与城市建筑能源模型(UBEM),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研究背景与创新理念

传统城市建筑能源管理面临数据碎片化、分析静态化、服务单一化等挑战。研究团队提出的I-UDT框架突破了这些限制,将数字孪生(DT)的五维模型与GPT技术深度融合,创造了一个"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能系统。这一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GPT实现多源城市数据的自动化整合与语义理解,解决了传统UBEM数据孤岛问题;其次,利用AI Agent的自主决策能力,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选择最优分析工具与方法;最后,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界面,使复杂能源分析结果能够以直观方式服务于政策制定者与城市管理者。

方法论与技术突破

研究团队构建的I-UDT框架包含四大核心组件:用户(政策制定者)、AI Agent(GPT引擎)、管理员(领域专家)以及五维数字孪生系统。其中,GPT作为系统的"大脑",不仅能够处理结构化数据(如建筑特征、能耗记录),还能解析法律文件、技术文档等非结构化信息,实现了从数据到决策的全链条智能化。研究采用了首尔3500栋建筑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涵盖行政数据、能源消费记录和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通过GPT-4o的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数据清洗、特征工程、能耗预测等复杂任务,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分析的技术门槛。

图 1. 用于城市信息学的基于 GPT 的 I-DT 的结构

案例验证与实用价值

研究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展示了I-UDT的强大功能。在基础数据分析案例中,GPT自动生成了建筑能耗分布、使用类型统计及与室外温度的关联分析;在能耗预测案例中,系统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了高达0.9896的R²精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用户服务案例中,GPT通过解析韩国能源法规,自动识别出2915栋超标建筑,准确率达到99.32%。这些成果表明,I-UDT不仅能够提升能源分析效率,更能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如建筑节能改造优先级排序、区域能源规划优化等。

图 2. 案例 2 的结果:使用 GPT-4o.3.3 通过提示工程进行城市建筑能耗预测

未来展望与应用前景

尽管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团队也指出了当前局限,如数据规模限制、实时数据整合不足等。未来方向包括构建更完善的城市建筑本体库、整合物联网实时数据流,以及开发跨区域适应性解决方案。随着技术成熟,I-UDT有望成为城市碳中和战略的核心工具,通过持续学习和优化,为不同气候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提供定制化能源管理方案。

这项研究不仅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技术路径,更重新定义了数字孪生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从静态的"城市镜像"进化为主动的"城市大脑"。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数字孪生框架,或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