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占文凤团队研究指出,在全球部分城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温度比郊区温度高或能通过减少冷暴露相关死亡人数,抵消高温相关死亡率上升的一些负面影响。这一发现表明,有必要制定区域性和季节性策略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相关研究4月21日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在更热的季节里,城市热岛效应会增加人类高温暴露和相应的全球死亡人数。不过,这种现象也会在较冷的气候下影响冷相关死亡率。这种双重影响可能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但之前的研究往往聚焦地方层面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有必要理解城市热岛效应对于热相关和冷相关死亡率的更广泛影响,从而制定合适的城市高温缓解策略。
占文凤和同事分析了多个数据来源,包括遥感数据以及气候与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为全球逾3000个城市建立了死亡率-气温关系图。他们发现,2018年在城市热岛效应下的冷相关死亡率下降幅度是热相关死亡率上升幅度的4.4倍。他们进一步发现高纬度城市的降幅更大——比如莫斯科的冷相关死亡人数降幅是热相关死亡人数的11.5倍。
他们进一步分析了植被增加与建筑反射(反照率)的作用,这些都是当前用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结果发现这些策略或使全球冷相关死亡人数增加,超过热相关死亡人数,具体取决于干预规模以及实施干预的季节。
研究者表示,该结果不应被视为在弱化城市“热岛效应”的负面健康影响,而应被视为对该效应在不同季节的具体影响提供的重要见解。他们建议,城市在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时应采取应季的策略。(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5-0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