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佳杰等 来源:《先进科学》 发布时间:2025/11/17 10:54:03
选择字号:
AI“造肽大师”问世,高效定制理想抗菌肽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智能交叉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期刊。该论文提出了面向抗菌肽多属性同步优化的生成对抗网络(MPOGAN),通过设计嵌入式和串联式的属性评估器,筛选生成模型生成的高质量肽序列,并提出实时知识更新(RTKU)策略,动态更新训练数据集,从而迭代学习肽序列与多种治疗属性之间的关系,使生成模型逐渐具备生成具有多种优良属抗菌肽的能力。

抗菌肽(AMP)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药物,由于其广谱抗菌特性且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逐渐成为应对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抗菌肽从头设计领域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实验室合成抗菌肽的过程耗时且成本高昂;且抗菌肽不同属性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使得现有计算方法难以同时优化多种目标特性(如抗菌活性、低毒性和序列多样性等)。

总体框架图。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实验结果表明,MPOGAN在生成满足多种目标属性(高抗菌活性、低毒性和序列多样性)的抗菌肽方面优于现有方法。通过与该校生命学院合作,研究团队合成了10条候选抗菌肽,并进行了体外测试,结果显示其中9条AMP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和低细胞毒性,其中2条肽展现出强效、广谱抗菌活性和更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的抗耐药菌实验、膜破裂电镜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最具潜力的1条肽(MPOP-03)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选择性,并对多种耐药菌株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

上述结果表明,MPOGAN为多属性优良抗菌肽的从头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大幅提升了生物实验验证成功率。(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3443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