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和未来大灭绝中大型有孔虫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发表在《科学-进展》上,并登上该杂志封面。
《科学-进展》封面
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极大影响地球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愈加迫切。专家表示,由于人类活动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污染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正面临由人类引发的“第六次大灭绝”。化石记录显示,一些物种比其他物种更易面临灭绝风险。宋海军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利用深时全球有孔虫大小数据,揭示了在历史上的大灭绝事件和现代灭绝风险中海洋原生生物有孔虫大小与灭绝风险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有孔虫(Foraminifera)是一种单细胞海洋原生生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拥有超过5亿年的悠久演化历史。它们的外壳形态多样、大小不一,通常由碳酸钙构成。有孔虫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参与碳循环过程,还作为众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最重要的是,有孔虫有着广泛的地质记录,从寒武纪至今都有其踪迹,这为揭示大小演变与灭绝的关系研究提供丰富的化石材料。
大个体生物的相对表面积较小,因为其新陈代谢速率较低,生长速率较慢。在背景灭绝时期,大个体生物有着更强的生存优势,如地理分布范围更广,资源更丰富,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然而,这项研究发现,对于原生动物有孔虫而言,大灭绝时期打破了这种一致性,出现生物越大,灭绝风险更高的现象。
研究团队收集了12701个样本数据,涉及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法门期大灭绝事件、中—晚二叠世灭绝事件、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三叠纪末大灭绝事件、白垩纪末大灭绝事件和现代灭绝风险,结果发现有孔虫表现出明显的体型依赖性,体型较大的有孔虫在过去的灭绝事件中更容易灭绝。具体而言,在中—晚二叠世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大型有孔虫的比例超过50%,表明这些时期大型有孔虫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而在其他灭绝事件中这一比例低于45%,尽管这种选择性并不显著,但仍存在大型有孔虫优先灭绝的趋势。
各种各样的有孔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供图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缺氧和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大型有孔虫刻不容缓。研究团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和农业污染,积极控制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以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护大型有孔虫不仅是保护一种海洋微生物,更是维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举措。(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思辉 王俊芳)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