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拥有目前东亚最集中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经过多年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起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序列。早期的考古学工作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6年至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马普人类历史学研究所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小长梁、东谷坨等早期人类代表性遗址进行再研究,并就盆地内考古材料所反映的东亚早期人类的行为弹性和认知能力提出了新认识。目前,研究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其中对小长梁遗址和东谷坨遗址的石制品再研究成果已先后发表在PLoS ONE上。
小长梁遗址的新研究注重对石器原料利用和行为适应的阐释。从打制技术与原料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并与非洲同时期遗址进行对比,提出小长梁遗址体现了当时人类并用锤击和砸击两种石器打制技术,并根据原料的优劣灵活选择打制方法。在东谷坨石制品的再研究工作中,与小长梁石制品展开对比性研究,并结合更新世气候转变期(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MPT)的背景,探讨这一时期东谷坨遗址石制品加工方面的进步性,包括打制技术、工具修理规范化等,认为在该环境变革时期人类的适应能力也相应地提高。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图1.小长梁遗址的锤击(左图)与砸击石核(右图)对比(杨石霞供图)
图2.东谷坨工具(左图)及其石片技术特征与小长梁的对比(右图)(杨石霞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