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海春等 来源:《白垩纪研究》 发布时间:2014-4-29 15:39:06
选择字号:
1.1亿年前蜻蜓“搬家”路径被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张海春小组首次在甘肃玉门发现距今1.1亿年前的巴依萨昼蜓化石,并进一步揭示了巴依萨昼蜓的扩散途径。近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
 
2010年,该研究小组一行到达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西南25公里左右的旱峡沟,很快在旱峡沟找到一块前人工作过的剖面。根据资料记载,这里曾出土过甲虫、三尾类蜉蝣等昆虫化石。经过半个月的挖掘,研究小组带回30多块化石标本,除了蜻蜓,还有昆虫和鱼类化石。
 
“这些蜻蜓化石,虽然有30多块,但都没有身体,只有一块标本是接近完整的1个前翅和1个后翅压在一起,其他的标本都是翅膀碎片。”张海春推测,当时的甘肃玉门气候比现在湿润,因为蜻蜓从幼虫到成虫,都需要水,所以那时玉门地区应该有湖泊。而巴依萨昼蜓就生活在湖泊附近,它们死后,掉落在湖中,它们的身体变成了鱼的美食,而翅膀被遗弃,有些变成了化石。没有被鱼吃掉的蜻蜓,它们的身体在细菌的作用下逐渐离散、破碎,翅膀由于比较有韧性而保留下来成为化石。此外,蜻蜓在湖边死亡后,被水流冲到湖泊中,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逐渐磨损、腐烂,而翅膀也变得破碎。在变成化石的过程中,火山灰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巴依萨昼蜓和现在人们常见的蜻蜓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前,曾在俄罗斯发现过2000多块巴依萨昼蜓化石,从地质年代来看,它们生活在1.2亿年前至1.15亿年前。后来,在蒙古、朝鲜半岛南部、北京的西山也发现过巴依萨昼蜓化石。张海春分析,从现有的化石来看,巴依萨昼蜓在不断“搬家”和“扩充地盘”,它起源于西伯利亚,经过蒙古扩散到我国西北的甘肃玉门、华北的北京附近以及朝鲜半岛南部。而此次在甘肃玉门发现巴依萨昼蜓,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扩散路径,对该地层年代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晓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