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近日在家犬起源进化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据基因组测序发现,家犬的起源时间比领域内先前的估计(一万六千年)要早一倍,同时其起源模式可能比过去估计的丰富很多,研究人员据此提出家犬起源的“拾荒者”假说。
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基因组测序平台,对四只灰狼,三只中国本地犬,和三只现代品种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驯化历史分析表明,家犬与灰狼的分歧时间大约为3万2千年。而将家犬与野生灰狼的基因组比较,发现很多交配繁殖、消化代谢以及神经功能基因在家犬的驯化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人工选择,并和人在近期的适应性进化存在较多的重合。
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拾荒者”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家犬的驯化可能始于早期人类的打猎时期,在人类狩猎大型动物的时候,有一群狼总是喜欢跟随着人类,当人类成功俘获大型兽类(如大象等)的时候,这群狼总是能捡拾到一些食物。随着和人类的长期交互,这群狼慢慢为人类所驯化。
此外,研究人员还定位到了311个受人工选择的基因,并证明其与人类受选择的基因存在显著地交集,特别是在消化和新陈代谢系统、神经相关通路及癌症相关基因集上。这一研究表明,家犬驯化后和人类存在显著的平行进化,为科研人员研究和理解人类的演化和疾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来源:人民网 刘茸)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