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最新心理科学指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报告说,恐惧等表情符号能帮助灵长类祖先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因为恐惧所伴随的精神高度集中、眼睛睁大等生理现象,有助于他们随时对突发状况作出反应。研究人员阿齐姆·谢里夫说,面部表情符号与某些生理原因相关。例如,“面露喜色”能增加体内睾酮等激素含量。
报告指出,出自本能的面部表情符号具有跨文化和跨物种的特性,研究人员在猩猩等猿类身上也发现了相似的表情符号。只是伴随社会中的生存交往,人类的面部表情符号开始承担更多社会性意义,导致特定的表情符号传递相对应的情感信息。
此前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人类的面部表情符号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社会,人们用面部传达喜怒哀乐的方式极为类似。谢里夫说,这从另一方面表明面部表情符号最初为生理反应,逐渐演化为社会性概念。(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