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揭示甜叶菊UGT76G4底物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恒团队在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解析了甜叶菊中负责莱鲍迪苷D(Reb D)向莱鲍迪苷M(Reb M)转化的关键糖基转移酶UGT76G4,揭示了该酶底物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此通过半理性设计改造,获得了多个可用于高效合成Reb M的工具酶。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成分,但过量摄入会影响健康。甜菊糖苷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的一类天然甜味剂,其甜度高、热量低,被广泛用作蔗糖替代品。其中,Reb M因其高甜度及良好口感,被视为新一代高价值甜菊糖苷产品,但其在甜叶菊中含量极低,亟需开发高效合成的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前,Reb M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Reb D到Reb M转化关键酶尚未明确,普遍推测由UGT76G1催化完成。然而,UGT76G1对甜菊糖苷底物的C13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选择性,其C19位的催化活性极低。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前期通过对5个甜叶菊品种开展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UGT76G家族其他基因与甜叶菊中Reb M合成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团队从高产Reb M的甜叶菊品种中鉴定并表征了UGT76G1的一个天然突变体酶——UGT76G4,该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对甜菊糖苷C19位的区域选择性,被证实是甜叶菊中催化Reb D到Reb M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进一步,团队通过定点/饱和突变、X射线晶体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阐明了UGT76G4的底物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机制,明确了G200在决定UGT76G4的C19区域选择性中的关键作用。
基于该机制,团队对UGT76G4实施蛋白质工程改造,获得了多个能够高效以Reb E和Reb D为底物合成Reb M的突变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504698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