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韶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5 15:58:40
选择字号:
去镉留香!重离子技术定向改良卓两优 1126 获突破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低镉水稻与种源创制技术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重离子诱变定向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9月10日发表在《中国水稻科学》上。

传统诱变育种存在突变随机性强、筛选周期长、目标性状难以高效获取等瓶颈,通常需要5个世代以上才能获得稳定品系。为破解这一难题,研究团队以广适高产杂交稻品种卓两优1126为材料,创新性地综合了重离子束诱变“高效变”和M?TDS技术高通量“精准选”的优势,通过对诱变第一代(M?)群体的靶向深度测序,实现了对镉低积累(OsNRAMP5)、香味(OsBADH2)等多个目标基因突变的快速鉴定与筛选。

研究将重离子束诱变与M?TDS靶向筛选技术相结合,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同时完成卓两优1126父本湘农恢1126和母本卓234S在镉积累、香味等性状上的改良,并以此配制出镉低积累组合卓两优1126。

数据显示,在镉污染土壤(有效镉含量为每千克0.677毫克, pH值为5.6)中种植时,低镉版卓两优1126的籽粒镉含量稳定低于每千克0.05毫克,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每千克0.2毫克),而原始对照品种的镉含量则高达每千克0.91毫克。与此同时,其综合农艺性状及父母本遗传背景与原始对照品种(品系)无明显差异,真正实现了“底盘品种”目标性状的快速定向改良。

卓两优1126原始版与低镉版对比。胡远艺 摄

  ?

据介绍,该研究为生物传统诱变育种向定向诱变育种的跨越提供成功范例和关键技术参考,解决了以往理化诱变育种中目标突变获取难、育种周期长的核心难题,为作物种源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

http://www.ricesci.cn/wx/shtml/14/4/CN/abstract/abstract3239.shtml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