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7 21:49:31
选择字号:
广州蓝皮书建议:夯实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基础

 

9月17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广州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广州蓝皮书》)。《广州蓝皮书》建议,广州优化创新生态,夯实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基础。

《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封面。杨莹供图

  ?

组建市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在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落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蓝皮书》建议,广州整合华南理工大学超级机器人研究院、中山大学人机物智能融合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资源,组建“广州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关键零部件、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打造集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推动广州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

打造“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创新梯队。广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培育链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广州蓝皮书》建议,制定“广州人形机器人企业梯队培育计划”,构建分层分类的企业创新体系,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里工实业等企业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整机设计、多模态交互等系统级技术,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杆;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研发,深耕细分赛道,形成技术特色和竞争优势;三是推动形成“龙头企业牵引+专精特新配套”的产业生态,推动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从单点突破向全栈自主演进。

构建“引-育-用”一体化人才生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是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广州蓝皮书》建议,实施人才“引育并举”战略:一是靶向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引进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等领域的国际顶尖团队,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强化本土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开设“机器人+AI”交叉学科,联合企业设立“订单式”硕士班,定向培养运动控制等紧缺技术人才;三是深化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建“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通过构建“引-育-用”一体化人才生态,为广州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