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在该校三校区同步进行,1.5万余名新生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近1700名留学生在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同上“开学第一课”。
“大学何为?学子何为?”典礼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为全体新生上了入学的第一堂思政课。他勉励同学们与学校一起努力、共同见证,在最好的时代建设最好的大学,成就最好的自己。
章熙春寄语。华轩供图,下同
?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情怀。章熙春期望同学们领悟大学的初心使命,上好“胸怀国之大者”的信念大课。要把握时代前行大方向、国家发展大战略,找准个人志趣的契合点,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深深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大学之“大”在于做大学问。章熙春期望同学们解码大学的精神特质,上好“赓续华工精神”的实践大课。要在华园敢闯会创,永葆好奇与锐气,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产业实践中,为将来解决国家大难题、大需求夯实基础,为攻坚“卡脖子”难题积蓄力量。
大学之“大”在于育大栋梁。章熙春期望同学们把握大学的根本任务,上好“全面成长成才”的发展大课。要用足用好学校的优质资源,除了上好课,还要多到图书馆去、到实验室去、到操场去;同时充分利用湾区优势、校友优势,到生产一线去,真刀真枪进行工程实践、研发实践,不断拓宽认知边界、提升思想高度、涵养人格魅力、练就强健身体,让自己更加坚定、更有力量、更加温暖,成长为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的“三创型”人才。
唐洪武寄语。
?
“当涌动的青春遇见凭海而立、因海而兴的广东,就应当拥抱浪潮、向涛头立。请你们用远见超越未见,突破已知、探索未知,大胆迎接一切可能,坦然面对所有困难,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为新同学展示了一代代华工人奋力拼搏,书写“强国建设、华工有为”的优异答卷。围绕大学应当如何度过,他以一部电影、一座桥梁、一场比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唐洪武指出,涌动的青春,当以爱国立身,有气有节,要确立自身的志向和价值坐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历史文脉,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让青春的火炬,烛照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涌动的青春,当以勤奋立学,有始有终,要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把学习当作一份重要的责任、一种精神的追求、一个健康的方式,坚持学习探索、尊重学术道德、涵养优良学风,发展出挑战不可能、破解“卡脖子”的学养和能力;涌动的青春,当以实干立行,有胆有识,要树立敢想敢做、马上就做的行为准则,用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加载技能,在磨炼中拔节成长,做创造者、做实干家。
他勉励同学们以上善若水的包容,守一泓清水的澄明,持滴水石穿的坚韧,起好步、立得住,强筋骨、练才干,在青春涌动的路上,纵有疾风起,也要昂首迎风去。
广州国际校区主会场现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