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广州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广州市科协主办的2025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月主会场活动暨第八届广州科普嘉年华在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启动。记者获悉,主会场活动连续2天举行,搭建汇集科普互动课堂、科学表演秀、科普视频展播的“想象力”大舞台。
启动现场。广州市科协供图,下同
?
作为《科普法》修订颁布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精心构建“1+6+N”模式,汇聚全市近200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及科技科普企业力量,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贯穿全月、覆盖全域、惠及全民的科普盛宴。
科普嘉年华现场设置150+个科普摊位,多维度向市民展现广州地区的科普资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示范带动本地区本系统重视科普、参与科普,掀起科普热潮。通过把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打造成为科普“太阳系”,以八大行星意象打造八大精品展区,比如水星?海洋专区、金星?航天航空区、地球?现代农业和食品区等,让市民在场景化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
据介绍,广汽、特斯拉等行业龙头携最新技术成果亮相,亿航智能先进无人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研究院前沿材料研究成果同步集中展示。活动突破传统展览模式,打造“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的互动场景,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产业升级背后的科技驱动力。
发布现场。
?
主会场特设“十五运主题科普专区”,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打造的“模拟十五运训练”项目,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专业运动员训练场景;广州云蝶科技推出的“AI体测一体柱+跳绳”互动装置,将科技与体育健身巧妙融合,碰撞出趣味十足的体验火花,带领市民解锁体育背后的科学奥秘。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带来大国重器等比例模型,直观呈现深海探测领域重大突破;现场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样机,该产品斩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杰出创新奖”。众多“国之重器”与国际获奖成果在主会场集中展示,尽显广州的科技魅力。
活动上,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科普专业职称、广东省首个科普专业职称——广州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同步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定职称评价标准,为科普人才发展搭建专业平台。此外,结合“绿美广州”与创新驱动战略,现场还发布了首批科普公园,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
?
为增强活动时效性与互动性,本次科普月同步搭建线上信息平台与传播矩阵,通过“广州市科协”视频号、“科普广州”视频号及抖音号开展现场直播,打造融媒体科普大舞台,方便市民随时了解、检索并参与活动。同时,开展“云上科普月”行动,以科普广州平台联动媒体平台,组织“广州科普24小时”大型网络展播活动,集中展播我市科普成效、科技特色、人物故事、产业风貌。
据统计,预计全市约300万市民将通过线上渠道共享这场科普饕餮盛宴,真正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全民参与格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