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4 15:19:54
选择字号:
欧洲大型灵长类动物研究机构前途未卜

 

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之一,荷兰生物医学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BPRC)前途未卜。荷兰众议院日前投票通过一项修正案,要求BPRC在2030年前终止猴子研究。

BPRC表示,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该中心将无法维持约950只猴子的繁育种群。图片来源:BPRC/F. van Hassel

  ?

据《科学》报道,该修正案未必会导致BPRC关闭,但明确规定BPRC每年1250万欧元补贴中,用于无动物实验研究或替代技术开发的比例需逐步提高,到2030年应达到100%。

7家荷兰及欧洲生物医学组织的代表联名发表公开信,警告称此举“影响深远、考虑不周,且对公众健康有害”。

灵长类动物研究的批评者则对这一举措表示赞赏,称这是荷兰树立榜样的机会。推动动物实验替代方案的责任医师委员会医学研究主任Jarrod Bailey指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近期已在推动脱离动物实验的转型。“荷兰有机会代表欧洲,向世界展示科学如何实现进步。”

BPRC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之一,目前饲养着3个物种的约950只猴子。该中心主要与荷兰及海外的学术研究人员合作,他们前往中心开展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传染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

与多数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类似,BPRC也面临着批评,但并未采取常见的“保持沉默”策略,而是通过“透明化”举措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照片和视频显示,研究人员与动物饲养员对这些猴子关怀备至。它也经常开放设施供人参观。BPRC主任、兽医学家Merel Langelaa表示:“我们没有任何需要隐瞒的事情。”

然而,长期以来,部分荷兰政客一直将BPRC视为关注焦点。例如,2019年与荷兰政府达成协议后,BPRC已将每年参与研究的动物数量减少至150只。荷兰参议院则将于9月9日就上述修正案展开讨论。

荷兰科学界在动物研究问题上存在分歧。荷兰曾表示,立志成为“无动物实验研究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近日,由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的联盟赢得了一笔为期10年、总额1.245亿欧元的拨款,用于建设一个新的无动物生物医学转化中心。这个名为Ombion的中心已于7月7日启动。Ombion的参与方将额外投入资金,使总规模接近2.5亿欧元。

Ombion初期将重点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囊性纤维化、骨关节炎与风湿病,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参与Ombion建设的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Merel Ritskes-Hoitinga表示:“作为动物实验替代方案的核心基础设施,该中心将成为全球典范。”

Ritskes-Hoitinga认为,类器官、芯片器官、人工智能等无动物实验技术的进步,意味着用5 年时间,即到2030年终止灵长类动物研究是合理的。

许多支持灵长类动物研究的人士表示,他们最终也希望逐步停止这类研究,而且BPRC目前已将17%的预算用于开发替代技术。但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主任Stefan Treue表示,推动向无动物实验研究转型的学者“做出了太多无法兑现的承诺”。对于BPRC开展的大部分研究,包括疫苗和脑部研究,“在可预见的未来,根本没有替代方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创新应用获突破
科学家首次发现富含硅、硫的超新星 科学家发现将阳光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