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废弃枝条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及沙地地力提升技术座谈会在银川举行 |
厚地模式创新技术显成效 |
8月24日,畜禽粪污和废弃枝条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沙地地力提升技术座谈会在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举行。陕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厚地模式技术发明人宣世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光哲、陕西省眉县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主任屈学农正高级推广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参会。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项生主持会议。
会上,银川市农技中心副主任王翰霖汇报了2021-2023年期间,银川市农技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应用厚地创新技术及推广模式开展“畜禽粪污堆制生物有机肥及沙地土壤改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情况。据介绍,该技术体系在多地示范点应用效果显著:在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富友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腐殖质有机肥让草莓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果实商品性大幅提升;永宁县望洪镇西玉村示范点与伟国农业合作社合作,在水稻种植田应用,施用技术产品后秧苗根系更发达、植株更健壮;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茂盛村乐乐树口感番茄基地、永宁县闽宁镇玉海村黄秋葵种植区、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设施大棚芹菜种植及习岗镇新平村樱桃示范棚等应用后,耕地20厘米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增量均大于0.3%,种植作物、蔬菜、果树等产量提高显著、品质提升明显。
其中,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 60 亩沙地改良示范田表现突出。通过施用 “厚地 7 号” 沙地土壤生物改良剂,不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了土壤 pH 值,还让西瓜植株苗壮茎粗、生长旺盛,最终实现产量高、品质优、糖酸比合理、口感佳的效果,且亩施 400 公斤改良剂的效果优于亩施 200 公斤。
座谈会还指出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需按年度农时布置推广示范点时能够保障项目经费到位、如何结合盐碱地排水与控制地下水位等进一步深化技术集成与优化以降低产品成本、加大创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等。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项目成员及各试验推广农业经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围绕深化合作、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展开深入交流,最终就未来合作机制模式、技术集成创新深化及更大范围推广示范应用达成共识,为银川市农业绿色发展与沙地改良提供了技术方向与合作路径。

废弃枝条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及沙地地力提升技术座谈会。
8月23日上午,专家组一行还到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阿拉善生态系统研究中心调研考察厚地模式技术等在沙漠治理方面的推广使用效果。同日下午,又赶到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区星海镇星海村考察盐碱地状况,与当地专业合作社讨论咨询利用厚地模式技术等治理改良万亩多盐碱地方案。

考察创新技术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石嘴山市大武区星海镇星海村盐碱地。 照片均由张行勇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