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6 16:52:51
选择字号: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在跨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大多数居民以务农为生。其中,有部分农民仍在坚持种植具有三千年种植历史的传统作物,包括大麦和一种尚未获得科学命名的本地黑豌豆品种。这种黑豌豆因营养丰富且能提供持久能量,成为汤品与热饮等传统食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科研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黑豌豆的遗传多样性、生态价值及膳食价值。

印度喜马偕尔邦某村落的农业景观。图源:Harman Jaggi

  ?

“黑豌豆与大麦深深植根于跨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生活。而它们具备的气候韧性特质更令人振奋。”论文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博士Harman Jaggi表示,“我们的发现验证了当地农民一直以来的认知,即与引进的经济作物青豌豆相比,黑豌豆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更高的蛋白质含量。”

本研究首次提供黑豌豆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表明它们形成了独特的遗传聚类,凸显了数千年间复杂的文化与环境选择过程。

研究团队重点比较了黑豌豆与青豌豆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该区域面临气候变化导致冬季降水显著减少的背景下。通过在三个不同海拔地点实施多种灌溉处理实验,黑豌豆表现出更高的存活率和更成功的生殖性状。这一发现印证了农民们的经验之谈:黑豌豆比青豌豆更易种植且需水量更少。

研究团队还绘制了黑豌豆的营养图谱。相较于青豌豆,黑豌豆蛋白质含量更高(每100克含21%蛋白质),且富含镁、钙、铁等矿物质,同时也是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B1、B3的重要来源。

研究人员指出,黑豌豆作为潜在野生近缘种,可能成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库,可用于增强其他作物的耐热性与抗旱性。他们同时建议将跨喜马拉雅农业系统纳入国家或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NIAHS/GIAHS)进行保护。联合国认证将有助于保护该区域环境与农耕实践,并刺激黑豌豆市场发展。

“这需要对未充分研究及认知不足的作物开展更多研究,并整合传统农业实践。”贾吉表示,“我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反馈给农民,使他们实现作物多样化,避免因持续种植高耗水青豌豆而遭受重大损失。”

作者希望未来研究能建立黑豌豆的长期田间数据集,并期待他们对传统生态知识的整合能启发后续科学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种方法对当地粮食安全和全球保护工作具有多重益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u66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