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海外联谊会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州台湾青年之家承办的“粤台学子中华情”系列活动之“融·合”两岸大学生文创作品交流展开幕式在广东华侨博物馆举行。本次交流展以“融·合”为主题,面向海峡两岸10余所高校学生以及海外高校的台籍学生征集作品,共收到两岸学生作品200余件。
此次展出其中82件优秀作品,设“两岸共融·设计对话”“非遗活化·智创新生”两大板块,展期为1个月,在广东华侨博物馆线下展出的同时,将通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华侨博物馆、粤台学子中华情等公众号及两岸媒体进行线上展示。
参加开幕式人员合影。戴佶杉供图,下同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陈爽表示,本次展览以文创为桥,以青年为媒,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根脉的“延续”,创新未来的“延展”和两岸情谊的“延绵”,生动呈现两岸青年共同守护的中华文化薪火,共同筑牢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为两岸融合发展奠定基石,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作为扎根岭南、深耕职教近百年的高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率先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非遗学院——广东轻工非遗学院,将职业教育与非遗保护传承深度融合,在非遗技艺当代演绎、数字活化应用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职教赋能文化传承”的特色路径。此次承办“融·合”两岸大学生文创作品交流展,广轻大继续发挥职业教育“专业+非遗”的办学优势,为两岸青年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在青春共创中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粤台学子中华情”系列活动开展11年来,覆盖历史人文、经济社会、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等领域,岛内近百所高校近千名台湾学子,与广东青年携手同行,足迹遍布全省21地市70余区县。今年活动以非遗为舟、文化为帆,闪耀着青春创意、凝聚两岸智慧的文创作品交流,有望孕育一批未来合作项目、跨越海峡的文化品牌。
现场学习捏面人。
?
本次交流展作品涵盖两岸包括非遗、传统民俗和传统工艺经典“符号”:舞龙、舞狮、潮汕英歌舞、青瓷、扎染、折扇、佛山木版画、妈祖、三山国王……都被两岸青年用AI赋予全新的表达形态与数字生命。
展览开幕前夕,40余名台湾高校大学生和青年代表受邀参加了“文化焕新?共筑未来”粤台学子中华情AI+非遗创新工作坊活动,与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大陆同学一起,在广州、东莞、深圳进行了参访交流,以“AI +非遗”开启跨越海峡的文化传承对话。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