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6 17:07:00
选择字号:
医疗大模型智能体决策框架FRAME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增辉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靳战鹏团队,提出一种医疗大模型智能体决策框架FRAME (Feedback-Refined Agent Methodology)。相关研究工作被第6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录用,博士生张一鸣与余承章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探寻新的医疗洞见和决策方法是辅助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但在知识整合与质量保证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的FRAME框架,旨在通过迭代式优化和结构化反馈来提升医学洞见性能。该方法包含三大核心创新:一是构建结构化数据集。通过迭代优化,将医学文献分解为核心研究要素,构建精细化数据集;二是搭建“生成-评估-反思”三方智能体架构。集成了生成、评估和反思智能体,通过指标驱动的反馈循环,逐步提升内容质量;三是形成综合评估体系,结合了统计学指标与人工基准,对生成内容进行全方位评测。

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方法,FRAME框架在运用多种大语言模型提升医学洞见性能方面效果显著,在DeepSeek V3上平均提升9.91%,在GPT-4o Mini上也取得了同等级别的改进。同时,人工评估也证实了利用FRAME智能生成的医疗决策质量已能媲美人类水平,尤其在凝练未来研究方向方面表现突出。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所构建的FRAME框架,能够自动生成高标准的医学研究方案,高效辅助医学研究。

据悉,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是计算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由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CCF-A类国际学术会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8653/v1/2025.findings-acl.40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