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3 23:20:32
选择字号:
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结果公布
中国科学院系统单位有3人榜上有名

 

近日,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国防科工办公布了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结果,共有10人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系统单位有3人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侯兴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赖毓霄。

采访现场。主办方供图

  ?

记者了解到,李小男主要从事中微子实验物理、数据获取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组织开展了我国最大的地下实验洞建设,为我国大科学装置以及粒子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建设中,李小男既是研究员,又是工程管理者。他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多盯一盯”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甘坐冷板凳”,亲自深入地下700米施工现场,在高温、熬夜等极端条件下坚守岗位。他对混凝土衬砌施工连续4个月“每浇必查”,在38℃高温环境下严格把关。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确保了这个大科学装置如期建成。

面对作物高产优质品种培育及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侯兴亮怀揣着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与他人协同攻关,阐明了不同纬度地区和季节光周期信号调控大豆开花与种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他扎根田野,花费多年时间在虫害流行严重的华南地区搜集不同的甘薯材料,并进行抗虫评价,最终发掘了甘薯第一大害虫甘薯小象甲的天然抗性基因及其抗虫机理。他利用抗感种质构建F1遗传群体,同时克服了控制条件下抗虫表型难检测、不稳定的困难,建立了稳定的甘薯小象甲抗虫可控评价体系,最终成功定位并克隆了两个甘薯小象甲抗性关键基因……在实验室与田垄间为粮食安全筑起科技防线。

赖毓霄则深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兴产业,聚焦骨植入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工作,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3D打印活性复合可降解骨修复材料的创新研究。她带领团队勇闯科研“无人区”,用执着与智慧赋予材料完美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从实验室到手术台,她始终推动着科研成果转化。她带领团队联合创办高科技企业,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镁高分子骨修复材料推向临床,为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据了解,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广东省科协联合省委宣传部等6个单位组织开展了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会等程序,确定了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选。

此次遴选的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广东高质量发展,在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领域,促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瓶颈制约、攻克重大科技问题,助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民生福祉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朱伏生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农兴中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孙   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李小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陈瑞爱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教授

林浩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侯兴亮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高   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主任、教授

赖毓霄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廉玉波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一颗“Y行星”
木卫三或可成为巨型暗物质探测器 探测到有史以来最明亮的快速射电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