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李早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3 23:17:59
选择字号:
2025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8月22日,2025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汕头代表队的杨焯群等5位选手荣获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来自广州代表队的符永浩等10位选手荣获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各1名。

选手风采。主办方供图,下同

  ?

记者获悉,今年大赛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协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承办。来自全省44支代表队的262名选手借助生动的语言、巧妙的互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理解的智慧,将创新的高度转化为科普的热度,带领公众开启一段新颖独特的趣味科普旅程。

从载人深潜器、核潜艇等国之重器到人工智能、基因芯片、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从千年广绣、香云纱等文化宝藏到珊瑚礁生态保育、海岸卫士红树林等生态保护,再到医疗健康、灭蚊、回南天等社会百态……选手们将科普深度融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动态发展中,将深奥科学原理与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趣味生动的科普实践。

选手风采。

  ?

大赛现场,广东省中山生态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植深晓结合科研实际,向公众揭秘了身边“熟悉”的新型污染物和今年广东出现的罕见跨区域沙尘污染事件背后的故事。在植深晓看来,科研人员走出熟悉的科研环境去面向公众科普,一方面可以把一些公众日常关注不到的科研成果和现象向公众广泛普及;另一方面,也可以站在公众的角度去思考,公众不理解当前研究内容的地方到底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科普工作。

历经6年发展,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已成南粤科普旗舰标杆,持续吸引全省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学等各行各业的科普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积极参与。为切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今年7月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科普新声代”公开选拔赛也点燃了“Z世代”们的科普讲解热情,最终花语等10位选手成功晋级省赛决赛。

选手风采。

  ?

“今年大赛的选手非常多元,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这既是专业科学知识的‘破壁传播’,也是科学精神的‘跨界接力’,也是全民参与科普,构建社会大科普格局的生动写照。同时,在提炼知识、优化表达、面向几十万线上线下公众科普的过程中,选手们也更清晰地看到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投入科研、科普工作的热情。”大赛成人组评委、韩山师范学院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负责人张福平说。

一直以来,作为科技强省和科普强省,广东坚持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完善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全省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会领导和评委与选手合影。

  ?

“科普讲解大赛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高水平的科普交流平台,是赋能科技创新、播撒未来创新种子的关键桥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全民创新意识,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表示,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科普作为连接科技前沿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一颗“Y行星”
木卫三或可成为巨型暗物质探测器 探测到有史以来最明亮的快速射电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