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姬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3 16:53:04
选择字号:
长期绿肥—水稻轮作可降低甲烷排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发现长期绿肥轮作可降低稻田甲烷排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未来》(Earth's Future)上。

绿肥—水稻系统主要的田间管理时间节点。中国农科院供图

  ?

绿肥能够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碳固存并减少化肥使用,但绿肥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受绿肥种植年限、翻压量、碳氮比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等因素影响。

该研究结合田间观测、分子生物学和模型模拟,系统评估了绿肥—水稻轮作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种植年限和翻压量是绿肥—稻田系统甲烷排放的关键因素,二者可解释甲烷排放变异的78.4%。

绿肥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微生物基因丰度比调控甲烷排放,且该比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模型预测显示,中国南方约76%的稻田可通过15年的绿肥轮作实现甲烷减排。

相关研究为利用绿肥降低稻田甲烷排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4EF00569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橡胶树育种路上的“石头”能数清了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的力学机制首次揭示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