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山西省启动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通过科普宣传,向全社会展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古树名木被誉“绿色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和生态价值。自今年3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山西严格遵循“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扎实推进保护工作。通过“学条例、广宣传、重实践”,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保护好这些‘绿色瑰宝’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冠军介绍,未来两年,该省绿委办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掌握古树名木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实现“一树一档”精细化管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