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6 21:17:27
选择字号: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广东多学科携手,剑指肥胖防控难题

 

8月16日,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体重管理学术交流会在广州召开。经民主选举,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院长何展鹏当选为第一届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院长沈洁担任名誉主任委员。

陈星伟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重管理已超越单纯的医学范畴,成为涉及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陈星伟在致辞中指出,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旨在整合医疗、科研、产业等多方资源,构建“预防-诊疗-管理”全链条服务体系,应对日益严峻的肥胖及其并发症挑战。

肥胖防控严峻,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与家庭幸福,更给国家医保带来沉重负担。

据世界肥胖联盟《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数据,全球肥胖流行趋势持续加剧,按当前发展态势,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30亿成人(约占成年人口50%)受超重或肥胖影响。其中,中国成人高BMI(身体质量指数≥25kg/m2)人群比例显著上升,高BMI已成为引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NCDs)的主要风险因素。在2型糖尿病相关过早死亡中,55%可归因于高BMI。

成立大会现场。

  ?

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人口流动频繁、生活方式转变迅速,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预测,西太平洋地区成人高BMI患病率在2030年将达51%(男性)和37%(女性),中国作为该地区核心国家,防控压力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决定组建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体重管理如何破局?“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广东省在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防控领域迈向规范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委员会将聚焦三大核心职能: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学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沈洁表示,针对当前体重管理领域存在的诊疗不规范、干预碎片化等问题,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将建立涵盖筛查、评估、干预、随访的全流程规范。同时,搭建多学科协作(MDT)平台,以内分泌科为主导,整合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胃肠外科等专业力量,优化肥胖及并发症诊疗模式。

沈洁作报告。

  ?

作为首任主任委员,何展鹏提出,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将借鉴《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中“多部门协同应对肥胖”的全球经验,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符合广东地域特点的体重管理规范与标准,推动《肥胖症诊疗指南》等权威文件在基层落地;二是搭建“临床-科研-产业”协同平台,促进体重管理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三是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消除肥胖污名化,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

据了解,该专业委员会首批吸纳全省120余家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企业代表,涵盖内分泌、营养、中医、运动医学、公共卫生等多个学科,为“健康广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证书颁发现场。

  ?

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体重管理年”实施

在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国内体重管理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其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孙晖以“协和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发展之旅”为主题,分享了大型综合医院体重管理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教授唐红珍聚焦“中西医结合体重管理及精准减重”,探索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路径;沈洁则针对“绝经后女性肌少性肥胖”这一特殊群体,解读了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何展鹏解读指南。

  ?

会议还设置了多项聚焦临床实践的专题报告,何展鹏对《肥胖症的诊疗指南(2024年版)》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作为首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权威指南,指南对肥胖症临床营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等领域予以详细指导和规范,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

人工智能(AI)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焦点。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潘道延表示,既往体重管理缺乏导向性及AI管理手段,而通过使用“BiomedGPT”“大海行减重智能体”“Lark DPP”等大模型及AI智能体,可有效进行患者多模态数据分析并生成精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同时,AI还能通过可穿戴设备、体脂秤等多种手段收集减重人群的数据反馈,动态调整干预方案,形成“闭环”管理,提升减重干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现场,潘道延对“大海行减重智能体”进行了演示。他介绍,针对既往体重管理缺乏导向性及AI管理手段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及广州医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这一智能体,其核心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他强调,这种“AI技术+精准干预”的模式正在重塑体重管理行业生态。

潘道延作报告。

  ?

具体而言,“大海行减重智能体”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干预的精准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模拟不同用户的代谢特征,能够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人群设计差异化减重路径,例如为脂肪肝患者推荐低脂高蛋白食谱并匹配温和的抗阻训练计划;二是动态调整的灵活性,系统每72小时自动分析用户数据变化,当发现体重下降停滞时,会自动优化运动强度或调整热量缺口比例,同时通过AI语音助手实时提醒用户调整行为模式;三是交互体验的人性化,小程序内置虚拟营养师“小海”,支持语音对话和图文交互,可解答用户关于饮食禁忌、运动损伤防护等专业问题,并能完成每周减重目标的定制化健康报告。

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广东省体重管理领域搭建了省级专业交流平台,更标志着广东肥胖防控工作进入组织化、精细化发展新阶段。随着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逐步开展,有望为全民健康提供科学指导,为全国体重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广东经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