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6 18:24:13
选择字号:
撒哈拉以南非洲青少年中发现疑似新型糖尿病亚型

 

最新研究显示,在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青少年中,65%既未检测到疾病相关抗体也不携带遗传风险因素,表明其可能患有新型非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亚型,这可能需要制定全新的治疗策略。近日,这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

经典1型糖尿病可能并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常见的糖尿病亚型。图源:Miro May

  ?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该激素对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至关重要。但致病机制各有不同:1型糖尿病源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通过特征性“自身抗体”标记这些细胞进行清除。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Jean Claude Njabou Katte及其团队发现,在接受1型糖尿病诊治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青少年中,三分之二患者体内不存在这些自身抗体,表明其胰岛素缺乏并非免疫系统所致。这些患者也不具备1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因素,提示这可能是完全新型的糖尿病形式。

研究表明,与欧洲等高收入地区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低。但由于非洲地区缺乏可靠数据,研究人员尚未明确具体原因。

为此,Katte团队开展了首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多国研究。他们对来自乌干达、喀麦隆和南非的894名非洲黑人青少年进行了三种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及1型糖尿病风险基因分析。所有参与者均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并接受胰岛素治疗。

研究发现35%的参与者存在自身抗体、胰岛素水平极低且具有高遗传风险。其余65%未产生自身抗体,胰岛素水平略高,该组遗传风险评分中位数低18%。但他们仍存在胰岛素缺乏,患病风险高于健康同龄人,且不符合2型糖尿病或营养不良性糖尿病特征。

该研究证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糖尿病类型与典型1型糖尿病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团队还将非洲数据与美国“青少年糖尿病研究”的3000多名参与者进行对比。美国黑人参与者中15%检测为自身抗体阴性1型糖尿病,白人比例为9%。但仅美国黑人群体表现出与非洲组相似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降低特征,表明白人患者的阴性结果可能源于自身抗体随时间消失。

非洲黑人与美国黑人共有的这种新型非自身免疫亚型,提示遗传与环境因素可能共同致病。石溪医学院的Silvana Obici认为可能是未知基因导致“β细胞脆弱性”,而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Soumya Adhikari提出慢性感染、早期营养不良或环境毒素损伤β细胞等假说。

Katte表示:“目前胰岛素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因为这些患者同样存在胰岛素缺乏。”但必须明确该亚型的真正病因才能优化治疗。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5)00120-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