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广州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该书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广州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据介绍,全书分为总报告、社会民生篇、社会治理篇、社会调查篇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篇等五个部分。其中,总报告研判了2024年广州社会发展形势。《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认为,广州需有力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加大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力度、持续推动基层医改、加强科技赋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一老一小”人口服务、完善城乡治理体系等。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指出,广州民生事业持续向好,社会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更加充分;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更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升级;社会保障待遇提升,民生福祉再上新高度;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育和养老服务更有保障。
社会民生篇围绕广州人口高质量发展、壮大STEM人才队伍、共建粤港澳跨境医联体、打造视觉无障碍公共空间等议题进行探讨。在人口方面,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广州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短板,尤其重点对广州STEM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在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对医联体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广州需要利用自身优势,携手港澳加快推进跨境医联体建设;同时关注广州推动视觉无障碍公共空间建设、促进视力残疾人融入城市发展的状况。
社会治理篇聚焦广州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包括基层矛盾化解纠纷机制、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路径、社区电动自行车治理等问题。各篇专题报告深入分析广州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电动自行车治理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分别提出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打造长效的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等对策建议。此外,通过北站东侧老旧片区改造案例分析,探索广州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的创新思路。
《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封面。
?
社会调查篇围绕城市社区治理、人口流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城市空间优化四个方面对广州城市发展中的重点议题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结合广州社区类型的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对广州各类型社区样本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描绘,充分展现了广州不同城市社区中的人口构成、人口教育水平和就业形态;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方面,提出完善“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普及数字技能培训、优化职业发展体系等策略,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篇聚焦促进港澳青年来穗交流发展的形势与现状、典型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港澳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便利化,香港居民跨境行为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整合意识的影响展开专题分析。各篇专题报告分别深入研究了港澳居民和青年人才跨境发展的新趋势、成长路径与所需特色化支持,行业壁垒的破除与专业资格认证互通,跨境交流形式的变化和结果等问题,从提升政务支持与协作水平、推动社群纽带赋能、拓展专业领域合作、探索资质互认新形式、深化居民跨境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据了解,《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