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以“硅基进化,万物共生”为主题的联想创投2025 CVC创投周在联想总部启幕。本届创投周,联想创投携手50余家被投企业打造6大沉浸式展区,展示了联想创投投资AI超过10年的科技成果,以及被投企业的技术与商业落地进展。
在创投周启幕之际,《中国科学报》采访了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首席投资官、高级合伙人宋春雨。以下为访谈内容。
宋春雨。联想创投 供图
?
《中国科学报》: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个观点,说尽管2025年国际形势仍存变数,但中国已明确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在你看来,这个“新周期”有哪些特点?
宋春雨:我认为“新周期”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科技强国”,当前中国的发展正是围绕“科技强国”这个基调来布局的,同时我们国家也非常需要科技力量引领变革。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从光刻机等高端制造到基础大模型、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等等,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个的“超级科技工程”被实施。
《中国科学报》:结合联想创投这些年的投资战略,请简要谈一下在“新周期”,投资者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其中?
宋春雨:这些超级科技工程,当然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在基础大模型、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我们都有重要的投资标的,可以说,我们是中国这些超级科技工程的参与者。
另外,我们非常看重具备平台属性的投资标的。比如“通用智能体浏览器”的概念,这种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平台级的应用,能够构建多边效应。我认为在“水大鱼大”的赛道,是能够涌现出有着时代变量意义的公司的。
当然,我们最喜欢的节奏还是“投早投小”,然后坚定自己的科技信仰。以寒武纪为例,联想创投自2017年首次投资后连续加注四轮,是唯一完成四轮投资的机构,陪伴寒武纪直至成功上市,并见证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且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另外,我们还投资了宁德时代和蔚来汽车。宁德时代毫无疑问也是个庞然大物,现在宁德时代电池在中国的市占率已是半壁江山,在全球也有30%。
《中国科学报》:联想创投正在布局的下一个超级科技工程是什么?
宋春雨:我认为是AGI,通用人工智能。AI是面向未来10年、20年的超级科技工程。而基础大模型就是硅基智能领域的“皇冠”。国内去年涌现出了许多做基础大模型的企业,今天仍然留存下来的,都是有深厚技术积累的。我们结合自身投资逻辑优中选优选了2家,也算是支持这一超级科技工程。
此外,未来AI和医疗健康的结合、AI for Science都是科研范式的变革,也将会是人类科技进步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科学报》:在“新周期”的研判之下,你觉得投资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宋春雨:其实是更难了。因为喧嚣也会更大,需要拨云见雾,才能见“真龙”。
《中国科学报》:你们如何应对这种新常态?特别是,一些新技术领域的变革特别快,你们如何保持定力,克服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态?
宋春雨:这需要投资者要有非常强的技术判别能力,以及要有长期陪跑、长期支持的决心。
另外,我们一直保持团队是一个研究型和学习型组织的态势。现在大家很清楚我们投资的是面向未来的科技。每年12月到3月,我们都会集中精力进行三个的月深度行研,期间一个项目都不投,所有人都埋头于研究行业,因为我们需要始终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深刻的洞察和前瞻的判断。
当然,我们也必须要忍受投资失败,并非每次投资都会成功。但即便失败,我们对科技的信仰也不会变。我经常讲,要相信硬科技的力量。
而这里的“相信”,也有程度上的区别——“相信”的程度,比较依赖于行研。例如基础大模型,我们得知道大模型的能力上限是什么,它在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上有什么样的潜力,有哪些安全问题或需要证明的事情,这背后有很多问题我们都要弄明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