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夏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3 19:54:22
选择字号:
打造海洋观测预报智能平台 首创无缝隙订正算法

 

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成功构建海洋观测预报智能一体化平台,并首创“数值模式—人工智能—经验修订”融合的场级时空预报无缝隙订正算法,标志着我国海洋预报技术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据介绍,该平台作为新一代海洋观测业务系统,集成观测数据、仪器设备及站点管理的标准化功能,实现海洋站点、浮标、雷达等观测能力“一平台”统筹。通过设立分级管理分区,配备数据监控、设备监管、任务管理等模块,并研发数据专网移动终端,支持远程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运行后,观测站点人力资源得以释放,履职能力显著提升,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化感知网络。

平台突破性研发了“数值模式—人工智能—经验修订”融合算法,形成基础数据、业务平台、智能算法、预报产品、服务发布五位一体预警报体系。该算法解决了传统预报水平参差、智能化不足、数据共享滞后等痛点,实现预报制作全流程、全周期链条化应用。目前,平台已在北海区各级预报机构业务化运行,建成智能网格海洋预报产品链,推动全海区算法共享、数据共用,预报精准度与时效性大幅提升。

据了解,平台深度融合观测与预警报业务,开通终端账号180余个,实现每日三级协同管理,日均产出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测、灾害警报等产品200余个。通过整合海区资源,平台已取得10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并在上海海洋中心、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等单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以数智化赋能海洋治理,构建了“感知—分析—决策—服务”全链条业务体系,为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未来,北海局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推动海洋预报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