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予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7 14:55:14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人类卵细胞数十年“保鲜”之谜

 

7月16日发表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人类卵母细胞可能通过显著减缓自身废物处理机制,避免代谢副产物带来的损伤,从而实现长达数十年的存活。

每位女性出生时携带有限数量的卵细胞,即卵母细胞,这些细胞需要存活约五十年。对细胞而言,这是一段异常漫长的时间。虽然人类大脑和眼睛中的某些细胞可以与人体寿命相当,但多数细胞寿命较短,部分原因是其正常功能会引发累积损伤。

细胞必须通过回收蛋白质来执行“清理工作”,但这一过程会消耗能量,同时产生活性氧(ROS)分子。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的Elvan B?ke指出,ROS会对细胞造成随机损伤,且背景性损伤始终存在,ROS水平越高,损伤越严重。

然而,健康的人类卵母细胞似乎避免了这一问题。为探究原因,B?ke团队在显微镜下观察提取的人类卵细胞,将其置于含荧光染料的液体中,染料能标记细胞内的溶酶体——负责废物回收的“细胞回收站”。结果显示,人类卵细胞的溶酶体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人类细胞及小鼠等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显示其废物处理机制明显减缓。不同于其他细胞频繁“自我清洁”,卵细胞似乎选择了“少动为妙”的策略。

德国科隆大学的Gabriele Zaffagnini表示,减缓废物处理机制可能是人类卵细胞延长寿命的多种方式之一。B?ke推测,卵母细胞通过“踩下代谢刹车”,抑制活性氧产生,减少细胞损伤。她指出,若所有细胞过程放缓,有害活性氧的产生会降低,进而减少细胞损伤风险。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Emre Seli认为,延迟蛋白质回收可能解释卵母细胞衰老的一部分原因。“这为理解卵母细胞为何在特定年龄后功能失调提供了线索,也可能成为评估卵子病变的突破口。”

此类评估有望改进辅助生殖技术。B?ke强调,蛋白质降解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因此必然影响生育力。她补充道,目前研究聚焦健康卵细胞,团队正在比较正常与受生育并发症影响卵细胞的差异。“如果细胞内活性氧偏高,试管婴儿结局往往较差。”

不过,人类卵细胞研究仍面临样本稀缺、伦理限制和技术难度等多重挑战。B?ke坦言,样本获取难度极大,是研究的主要障碍。Seli补充,伦理法规限制和资金短缺也构成阻碍。

若能克服这些困难,Zaffagnini相信将带来“令人惊讶”的发现。他说:“这绝对值得投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4318-025-00493-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