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近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青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客韵三葵行”团队,满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探索热忱,奔赴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梅县区扶大)园区,开启了一场与非遗的深度邂逅。
记者获悉,“客韵三葵行”团队成员在扶大宪梓中心小学开展舞狮、扎染、剪纸、山歌等非遗课堂支教,把古老技艺带进课堂。课堂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雀跃地尝试各项非遗技艺,那一张张充满欣喜的笑脸,让团队成员深感欣慰。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和积极尝试的身影,感受到非遗的当代价值,在实践中找到了非遗传承的“打开方式”。
拜访梅县区扶大高管会时,梅县区扶大高管会组织委员、团委书记杨瑜金为“客韵三葵行”团队讲解了梅州特色非遗。兴宁舞龙、杯花舞、五华提线木偶、丰顺县火龙、梅县松口山歌、迎神祭祀等都时光馈赠的宝藏,如今面临传承断档的风险。
作为广东青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员,“客韵三葵行”团队深知,非遗传承不仅是一份使命,更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从探访非遗到支教传播,团队迈出的每一步,都致力于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融入生活。团队热切期待更多人加入,携手守护这份珍贵的客家非遗,让古老的文化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记者获悉,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始创于1999年的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建校26年来,该校形成了“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一个平台,孵化一批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用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以研究促创新、以创新带动创业”的育人机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