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张力/方文峰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了全球首个获批肺癌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肺癌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破解了肺癌耐药困局。该研究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公布关键数据后,时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记者获悉,这是该团队继今年4月在《自然-医学》发表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结果后,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登顶国际顶级期刊。两项研究分别从抗体药物偶联物精准治疗与临床诊疗策略创新维度,展现了中国肿瘤研究团队在全球学术舞台的引领力。
发布会现场。赵现廷摄,下同
?
肺癌是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的80%-85%。张力团队开创性地发现EGFR突变可显著增强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吞作用和抗肿瘤活性。这一机制上的突破,指导OptiTROP-Lung03研究精准聚焦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避免了此前同类药物在未筛选患者群体中III期试验的阴性结果,为试验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OptiTROP-Lung03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多西他赛在既往接受过EGFR-TKI和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今年4月,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突破性成果率先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揭示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卓越的抗肿瘤活性。紧随其后,6月5日,OptiTROP-Lung03研究的更新结果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张力介绍研究进展。
?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高达45%,而多西他赛组仅为16%,差异达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为6.9个月,多西他赛组仅为2.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在总生存期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多西他赛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时间,但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已显示出显著的总生存期改善,死亡风险降低51%,经交叉校正后总生存期优势更为显著,死亡风险降低64%。
在安全性方面,最新数据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严重的TRAE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病的发生,同时也未发生治疗相关的停药或死亡。该结果不仅验证了该药物的安全性优势,更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治疗管理带来新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OptiTROP-Lung03研究的积极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年3月4日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上市,用于治疗经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该批准使得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肺癌的TROP2 ADC,确立了其在该治疗领域的标准地位。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不仅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亟需的高效低毒治疗新选择,更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与临床优势,为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截至目前,多项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力图为肺癌全程管理开辟全新路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10.1136/bmj-2025-08568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