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 13:49:44
选择字号:
科学家阐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新机制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崇、教授刘玉团队从构建新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小鼠模型出发,揭示了NSCLC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虽然部分患者对其响应较好,但初期对免疫治疗响应的患者有超过60%最终会发生获得性耐药,导致肿瘤复发和进展,因此阐明肿瘤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对NSCLC的临床诊治十分重要。

研究团队利用正常肺类器官培养、基因编辑和原位移植等技术,构建了原发、原位、驱动基因明确、免疫完全、可示踪的新型NSCLC小鼠模型,该模型精准地模拟了临床患者免疫治疗响应到复发耐药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模型。

基于动物模型和临床患者的多组学分析发现,肿瘤细胞本身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功能学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内源性机制是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关键。肿瘤细胞,而非微环境细胞,在免疫治疗耐药后显著高表达大量胶原蛋白,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包裹在肿瘤细胞周围。体内外功能学实验证实,肿瘤细胞表达的COL3A1和COL6A1是NSCLC免疫治疗耐药的关键。

团队还发现耐药肿瘤细胞表达的胶原蛋白形成双重物理屏障,其中,COL3A1形成包裹肿瘤细胞集群的“城墙”样屏障,阻挡了T细胞浸润到肿瘤细胞内部,而COL6A1则在每个肿瘤细胞外形成了“盔甲”样屏障,阻挡了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肿瘤细胞表达的胶原蛋白通过形成多重物理屏障促进NSCLC免疫治疗耐药。免疫治疗耐药肿瘤细胞表达大量的胶原蛋白形成双重物理屏障,COL3A1表达在多个肿瘤细胞周围形成外层屏障阻挡T细胞的浸润,COL6A1表达在肿瘤细胞外层阻挡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该研究工作从构建新型NSCLC小鼠模型出发,揭示了NSCLC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肿瘤细胞本身表达的胶原蛋白构成双重物理屏障,促进免疫治疗耐药。该研究对认识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特别是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发展新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www.pnas.org/doi/10.1073/pnas.2500019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定制生物墨水3D打印出人类胰岛
这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吗? 天关卫星发现新型暂现X射线天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