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教授曾力楠、张伶俐与全球循证医学概念提出者、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教授Gordon Guyatt联合牵头制定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新标准,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上。
GRADE证据质量评价体系自2004年发表后,被世界卫生组织、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AMA、UptoDate等全球120多个权威机构/组织采纳,成为全球临床指南制定及卫生技术评估中证据质量评价的权威方法。然而,随着GRADE体系日趋复杂、方法过于繁琐,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来自20余个国家的研究者在GRADE体系基础上,联合制定Core GRADE体系,进一步凝练与更新了证据质量评价的核心方法,形成方法学标准7篇。Core GRADE体系将有效引导全球临床指南制定与卫生技术评估中对证据质量的科学评价。
本文全面阐述了证据质量评价的首要步骤——判定证据质量评价目标——的核心方法,即基于效应量点估计值与决策阈值的相关关系,判定证据质量评价目标。本文也提出了证据不精确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即当效应量估计值的置信区间跨越决策阈值时,需因证据不精确性而降低证据质量等级。当证据体样本量未达到最优信息量时,也需考虑降低证据质量等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36/bmj-2024-08190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