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 18:40:48
选择字号:
中软国际教育第十三届产教融合峰会召开

 

4月28日-29日,“中软国际教育第十三届产教融合峰会”在天津市召开。

本次峰会以“产教链动·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变化,汇聚政府领导、院校领导、骨干教师、产业专家和行业伙伴等400余人,共话新时代背景下产教协同发展新范式,探讨产业人才标准与高校育人路径的衔接策略。同时,围绕数字经济人才战略、产教科创平台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中软国际党委书记唐振明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中软国际从“软件工厂”成功转型到“模型工厂”模式,深入参与到了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在转型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最核心的挑战依然是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三是注重涵养人文智慧。四是注重跨学科复合型能力培养。五是加强终身学习习惯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曾伟鹏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天津经开区始终以“数字赋能、人才强基”为战略支点,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园区。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表示,当前,教育变革与技术迭代深度交织,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了教育格局,依据产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方能在教育的变革中抢占先机,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

主论坛现场举行了"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天津)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在主论坛报告环节,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宋毅围绕“教育强国战略下的高等教育生态重塑”做了主题报告。他介绍了教育强国战略下的高等教育生态重塑路径。一是加快本土化进程。二是加快国际化进程。三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四是加快智慧化进程。

高教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围绕“以学科大模型赋能高等教育的探索”做了主题报告。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王晓华围绕“‘产教科创大生态’创新实践”做了主题报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者为蔷薇属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