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30 14:55:57
选择字号:
研究提出氘代内标助力动态箱萜烯损失评估校正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新明团队博士后曾建强和研究员张艳利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提出了向动态箱内添加氘代萜烯内标以实现原位损失评估与校正的创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大气测量技术》(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陆地植物排放的单萜烯和倍半萜烯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同时影响新粒子和云凝结核的生成。它们比异戊二烯排放量小,同分异构体多,野外一般用动态箱法才能测量单个单萜烯或倍半萜烯的排放因子。然而,因其比异戊二烯分子量大,同时极易与臭氧发生反应,动态箱法测量时会面临吸附性及反应性损失。如何量化或校正这些损失,是野外实验准确测量排放因子的难题。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使用了1种氘代单萜烯(α-pinene-d3)、1种氘代倍半萜烯(β-caryophyllene-d2)、10种传统单萜烯和10种传统倍半萜烯,评估了萜烯浓度、温度、湿度对吸附损失的影响以及臭氧对反应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损失受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显著,在低浓度和低温条件下,吸附损失存在明显的物种差异。湿度对吸附损失的影响较小,而臭氧的反应损耗同样存在物种差异。

根据吸附和反应特征的相似性,可将这些单萜烯和倍半萜烯分为四类:单萜烯组1(α-pinene-d3,α-pinene,β-pinene,3-carene,limonene,1,8-cineole)、单萜烯组2(β-myrcene,α-phellandrene,γ-terpinene,terpinolene,linalool);倍半萜烯组1(α-longipinene,longicyclene,α-copaene,α-gurjunene,thujopsene,aromadendrene,alloaromadendrene)、倍半萜烯组2(β-caryophyllene,β-caryophyllene-d2,α-humulene)。组1中的萜烯较组2活性更高,受浓度、温度、臭氧的影响更显著。

尽管组与组之间萜烯的吸附、反应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组内各个化合物的吸附、反应特征十分一致。这说明α-pinene-d3和β-caryophyllene-d2可分别作为同组单萜烯(α-pinene,β-pinene,3-carene,limonene,1,8-cineole)和倍半萜烯(β-caryophyllene,α-humulene)在原位测量时的内标校正示踪剂,但不适用于其它组。

研究进一步发现,化合物的吸附性与其臭氧反应活性高度相关,表明可根据臭氧反应活性来初步选择适用于每组的氘代内标。实际测量时氘代内标应用比较困难,对于高活性倍半萜烯(特别是β-caryophyllene和α-humulene),将循环气中的臭氧去除对减少损失十分重要。这些研究结果,对动态箱法准确测量萜烯排放因子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5194/amt-18-1811-20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