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30 14:54:33
选择字号:
第二届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4月23日,2025年第二届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国际学术会议(MLNN 2025)在重庆邮电大学逸夫科技楼报告厅召开。近100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共同分享和研讨最新科研成果。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维也纳工业大学教授Schahram Dustdar担任大会荣誉主席。

会议现场。

  ?

会议由重庆邮电大学主办,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江苏省大数据区块链与智能信息专委会、《计算机工程》期刊作为支持单位,并获AiScholar艾思科蓝全过程技术和服务保障。与会者围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网络安全和通信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研究领域各方向的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就目前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共享研究成果。

高新波在致辞时指出,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不仅给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且能有效推动学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希望本次会议搭建起前沿性、开放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高新波致辞。

  ?

据了解,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贾焰、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明春、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院长张洪宇、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鸿一、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喜川、重庆邮电大学智能通信与网络安全研究院副院长侯维刚、重庆大学教授陈超等作主讲报告。

其中,贾焰以《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系统与应用》为题作报告,从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的概念和重要地位出发,首先提出了态势感知的三大应用需求:内容安全舆情事件态势感知,系统安全攻击事件态势感知,以及攻防对抗态势评估;其次给出针对该应用需求的三大挑战:准确、实时和全面以及给出解决这些挑战的多维关联认知模型MDATA及其发展技术;最后展示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唐明春作报告。本文由主办方供图

  ?

唐明春以《高增益电小天线及其密集阵列研究》为题作报告,从基础理论、设计准则、工程实践汇报近期课题组在高增益电小天线及其密集阵列方面的研究进展。具有定向高效率辐射特性的高增益电小天线,由于其诸多独特的性能优势,例如电小尺寸、高效率、高增益、宽波束定向辐射等,近年来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