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30 12:12:46
选择字号:
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建立贯通式教育体系

 

4月30日,记者从宁波市科学技术传播教育中心获悉,第八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15位导师带领300名科苗学员,以寒假集中实践为开端,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之旅。

半年来,第八期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共开展培养活动40期,参与学员共800余人次。这也是宁波市科协和市教育局实施科技新苗培养计划以来首次向小学和初中开放,与中学生英才计划有效衔接,是建立大中小贯通式教育体系的初次尝试,着力搭建覆盖全学段的科技人才培养链条,为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活动伊始,信息学、统计学、天文学组的导师团队就开启了“师带徒”模式。信息学组导师团队利用假期与周末开展信息学集训,指导学员完成问题分析、算法建模及代码调试全流程,逐步建构起数维认知体系。

海洋研究组以《嗨~蔚蓝星球》线上讲座开营,从海洋生态到经济价值,以生动案例激发学员创新思维。植物组培组,导师围绕植物主题,指导学员在实验室动手配制培养基、开展土培实验、观察显微镜下细胞结构,并通过举办“植物与人类文明”讲座,探讨植物保护前沿议题。昆虫研究组组织学员走进粮食文化陈列馆与水稻农场研习稻作文明,安排学员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从达尔文到威尔逊两位博物学家的故事》科普讲座。中药材组带领学员在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探秘中医药”,通过百草园识药、实验室辨药,全方位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生命科学组设计了“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课程,市农科院带领的食品健康加工组和水稻分子育种组,以“科学开题+创新实践+产品研发”三阶培养模式开展,夯实学员课题研究基础。

生命科学组显微实验。主办方供图

机械仿生组聚焦仿生吸附技术,通过章鱼触手微孔吸附、壁虎脚掌范德华力作用等自然案例,解析生物吸附机制的多样性,并布置3D仿生结构建模设计任务,引导学员完成从生物原型到工程设计的认知跃迁。高分子材料组线上调研与线下探访联动,指导学员完成增材制造理论调研并形成报告,现场示范高分子材料预处理工序、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设定以及分析测试环节,展示全流程生产标准。人工智能组开展“大手牵小手进高校”活动,通过AI科普讲座、编程机器人亲密互动、VR虚拟仿真等一系列近距离体验,让学员们沉浸式感受人工智能魅力。生物医药组聚焦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物理电子组聚焦无线能量的智能生活,带领学员了解人工智能,在实践操作与趣味互动中激发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组体验AI产品。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