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举办2025世界卫生日暨全谷物行动计划专题科普活动。活动聚焦基因组与疾病、减重的科学、营养干预及全谷物健康等内容。
世界卫生日暨全谷物行动计划科普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龚静从单基因疾病、多基因疾病及药物代谢相关遗传位点等方面,解读了197名志愿者的基因组测序报告。华大基因临床检测研发技术总监魏晓明从分子机制角度解析了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指出单基因疾病是由明确的遗传突变引发,而复杂疾病则受多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需结合大数据与临床实践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减重代谢外科龚铖医生分享了肥胖症防控的临床经验。据龚铖介绍,我国超重率达34%,肥胖率16%,减重手术成为治疗重度肥胖及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等术式,患者术后血糖、血脂等指标显著改善,部分案例甚至实现糖尿病逆转。龚铖呼吁公众关注饮食结构,结合运动与科学管理防控肥胖,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江西龙彰谷生命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美辰分享了全谷物与慢病防控的实践经验。她表示,余江区推出“原始基底饮食法”,通过零添加、低加工、科学搭配的膳食方案,帮助慢性病患者实现指标改善,部分患者甚至摆脱了长期药物依赖。她认为,改变主食结构不是颠覆生活,而是用20%的关键调整获得80%的健康收益。
活动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未来希望通过科普宣传,持续推动公众对基因组与健康、营养膳食的科学认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