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4/11 13:29:17
选择字号:
新技术造出超灵敏耐用氨气传感器

 

韩国材料科学研究院(KIMS)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突破以往高温限制,可在较低温度下通过简易溶液工艺制备出溴化铜(CuBr)薄膜,从而制造出全球首个基于溴化铜薄膜的氨气传感器。这项突破不仅赋予了传感器高柔性、超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还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经超过1000次重复弯曲测试,该传感器仍可保持高性能和稳定的运行功能。相关论文8日发表在《传感器和执行器B:化学》杂志。

氨气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氨气,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环境监测、工业环境中有害气体检测以及疾病诊断。该传感器使用的CuBr薄膜在接触氨气时电阻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到低浓度氨气。

传统方法中,制备传感器所需的CuBr薄膜需要在500℃以上的高温真空环境中进行。这一要求限制了其在易受热影响的柔性基板上的应用,同时也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在150℃以下且无需真空环境,就能在基板上形成二维铜纳米片的技术。随后,他们通过简易的溶液工艺合成了CuBr薄膜,最终利用塑料基板制成了氨气传感器。

这种高灵敏传感器,能通过低温溶液工艺检测低至百万分之一的氨气浓度。这一突破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为进一步开发可穿戴传感器和医疗诊断设备提供了可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