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1 17:54:12
选择字号:
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发布

 

4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内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该共识由中山七院牵头,组织全国23家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制,旨在推动传统辟谷与中医中药结合,实现中医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据了解,目前中山七院已累计收治中医禁食疗法住院患者超5000例、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防控提供新方案。

现场,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在致辞中指出,中山七院中医科团队将“传统辟谷-中医中药-现代医学”深度融合,建立了标准化“中医减重门诊”,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还首创了“膏脂归化学说”,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克服了传统辟谷疗法的副作用,还实现了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与可推广化,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山七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秦鉴介绍,“膏脂归化学说”基于《黄帝内经》的膏脂消长理论和传统辟谷养生文化,结合现代医学自噬学说,提出“水谷精微化生膏脂—阳化气消解脂浊”的动态平衡机制。“膏脂是人体储能物质,但过量堆积会形成阻滞血脉的‘脂浊’。通过禁食激活机体阳气,可促进脂浊逆转为膏脂,并进一步转化为气血,重建阴阳平衡。”

传统辟谷疗法长期面临饥饿、乏力等副作用难题。秦鉴团队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经过17年迭代研发,形成三代中医禁食疗法。他指出:“我们建立了‘四阶九步’风险评估体系,涵盖心肺功能、电解质平衡等32项指标,确保治疗全程可控。”

现场,《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发布,首次明确了中医禁食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规范。该共识将适应证细化为肥胖、2型糖尿病等6大类12种疾病,规定治疗前必须进行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等现代医学评估。

根据共识,住院实施的中医禁食疗法分为缓冲期、禁食期、恢复期三个阶段,需在专业监护下进行。住院患者禁食期间每日摄入3至5升水,配合中药和适量运动;非住院患者可选择“门诊模式”,灵活适配现代生活节奏。

共识的出台为医疗机构实施中医禁食疗法、保证爱好者自我进行辟谷提供了安全、科学指南。“过去各地禁食疗法差异大,存在安全隐患。这份共识让‘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学答案。”秦鉴强调,共识特别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实时心电监护和紧急干预能力,完全辟谷治疗时长一般不得超过一周,且需监测生命体征。

目前,该共识已公开发表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山七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古代岩石为罗马“小冰期”提供新证据 科学家将手机图像传感器变为反物质相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