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考试成绩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弦,它不仅是孩子学习成果的体现,更被视为评估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之一。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考试成绩不佳与儿童时期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不良存在关联。整个童年时期持续存在这些问题的孩子,未能通过至少5门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高出4倍。相关研究2月10日发表于《儿童疾病档案》。
“在校学习年限很重要,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还关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发展。这种发展影响着就业机会、经济福祉、社会支持和健康行为,而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个人的健康状况。”论文作者、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Michelle Black说,“16岁时的考试成绩有助于改善成年早期的财务、职业和社会情感状况,即便此后的教育水平不再提高,这一影响依然存在。”
尽管认知技能和社会情感行为的发展在儿童时期与教育成果独立关联,但它们共同发展的潜在影响尚不明确。为探究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分析了9084名儿童的长期数据,这些儿童均参与了英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千禧队列研究”。
研究人员将儿童时期的认知和行为问题划分为4种模式:无问题、晚期出现认知和社会情感问题(7岁开始)、早期出现认知和社会情感问题(3到7岁之间),以及持续存在的认知和社会情感问题(从3岁持续到14岁)。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孩子中哪些人在16岁时能够通过5门或更多GCSE科目标准考试,并调整性别、母亲种族和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孩通过至少5门GCSE考试的概率高于男孩,并随着母亲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童年行为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与“无问题”组相比,那些在晚期和早期出现认知和社会情感问题的孩子,未通过标准GCSE考试的可能性分别高出2.5倍和4倍;而那些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存在认知和社会情感问题的人通过至少5门GCSE科目标准考试的可能性几乎是前者的4.5倍。
将这些发现推论到整个人群,研究人员估计,约17%的青少年考试成绩不佳可能归因于儿童时期的认知和社会情感行为问题。
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研究人员强调,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深入理解所发现的关联。但研究结果促使他们提出建议:“与其专注于提高高能力儿童的才能,使其获得高等教育摆脱贫困,我们的研究结果则支持减少所有儿童的不良发展,无论其能力水平如何。”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政策制定需从孤立的儿童健康和教育政策转向跨部门,认识到这两个决定儿童未来的关键因素是相互依存且紧密联系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6/archdischild-2024-32796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