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超重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当下,我们对肥胖的定义是否有变?那些瘦身减重产品究竟是确有奇效还是营销骗局?
重新定义肥胖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处于肥胖状态。《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的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长;6岁到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近年来,“肥胖”“减肥”等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大众的讨论很热烈,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且基础的问题,该如何定义肥胖。
当前,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定义肥胖的核心指标,甚至是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唯一指标。BMI的计算方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BMI达到24且低于28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为肥胖。
长期以来,这种计算方式一直被认为“过于简单”,比如BMI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质量,一些拥有强健肌肉的人可能较重,导致其BMI超过30被诊断为肥胖,但其实他们很健康。
今年1月,《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报告提出,判断肥胖是否为疾病不能只依赖传统的BMI计算,还需在测量体脂、腰围等指标的基础上,评估个体的客观疾病体征与症状。
报告还提出了“临床肥胖”的概念——因体脂过多直接导致器官功能减退的客观体征和症状,或进行标准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进食和自主排便)能力显著下降的一种肥胖状态。
经过审核,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临床肥胖症委员会为成年人制定了“临床肥胖”的18项诊断标准,为儿童和青少年制定了13项特定诊断标准。其中包括:因肥胖影响肺部而引起的呼吸困难;肥胖导致的心力衰竭;因体脂过多影响关节,导致膝关节或髋关节疼痛,以及关节僵硬和活动范围受限;儿童和青少年因骨骼和关节的某些改变而导致运动受限;其他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等。
此外,委员会还提出了“亚临床肥胖”概念,相当于“临床肥胖”的前期状态。“亚临床肥胖”是器官功能正常情况下的一种肥胖状态,个体虽没有持续性疾病,但未来发展为“临床肥胖”和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可能增加,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精神疾病等。
用减肥药物有相应标准
我国肥胖率逐年增高,很多“胖友”都曾尝试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方法来减肥,可因其对自身要求高、成效慢,不少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可快速瘦身减重的产品。
目前,我国只有5种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但也并非人人适用,使用药物减肥有相应标准。
当患者BMI指数大于28而且经过3到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5%,或BMI指数大于24且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才考虑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上市,号称能“躺瘦”的效果,令一大批对体重管理有要求的人开始给自己扎针。尽管其减重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性也经过临床验证,但不良反应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司美格鲁肽也有严格的禁忌症,包括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髓样癌及相关家族史,或存在既往肠梗阻、胰腺炎、抑郁等病史。
另外,很多网络上销售的“减肥神药”,可能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还有国家管制类的“咖啡因”“芬特明”等,这些药物可能有毒又有害。
还有的网红减肥产品,尚无减肥依据。以酵素为例,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食用后能达到减肥效果。酵素的有效成分仅是植物的发酵产物,可促进肠内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肥胖人群可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并不能减肥。如果将酵素作为减重期间唯一的食物及能量来源,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缺乏,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左旋肉碱也不能减肥。正常人体每天可通过自身产生足以满足生理所需的左旋肉碱,动物红肉也是其丰富的来源,因此,依靠外源性补充意义不大。除非因疾病造成机体缺乏左旋肉碱,健康人群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要提醒的是,脂肪并非“人见人厌”的“恶魔”,不要过度减肥。体内适量脂肪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皮下脂肪可以使皮肤保持湿润,抵抗紫外线及其他细菌伤害,还能让皮肤柔嫩光滑,减少面部皱纹。适量内脏脂肪可保护体内脏器,起到缓冲作用,免受外界撞击的伤害。脂肪还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加饱腹感,在冬天有“保温作用”。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