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16:28:48
选择字号:
“迷彩”服下龙蜥雌雄的不同生存策略被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齐银团队以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四种特有龙蜥——侏龙蜥、滑腹龙蜥、察隅龙蜥和贡山龙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伪装与体温调节这两种关键的自然选择压力在驱动龙蜥背部体色性二型演化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于11月20日发表于《整合动物学》。

体色性二型是动物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经典理论常将其归因于性选择的作用。然而,自然选择是否以及如何在体色性二型演化中发挥作用,尤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如何与性选择相互作用,仍是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

研究团队综合运用光纤光谱技术、数字图像分析、视觉建模及皮肤透射率测量等多学科手段,从色彩斑点(色调、色度、亮度)和整体图案两个层次系统量化了四种龙蜥背部体色性二型程度,并基于鸟类捕食者视觉模型评估了其伪装效果,同时通过光谱分析探究了背纹的热调节功能。

研究发现,四种龙蜥均表现出显著的背部性二色性。在色彩斑点上,侏龙蜥、滑腹龙蜥和贡山龙蜥的雄性个体背色显著比雌性更亮;在整体图案上,所有四种龙蜥的雄性都具有更大尺寸、更高能量的背纹,其中滑腹龙蜥和贡山龙蜥雄性的图案异质性也显著高于雌性。这些多层次的差异表明,作用于龙蜥背部的选择压力可能存在性别特异性。

在伪装机制上,研究发现雄性和雌性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色斑背景匹配分析显示,察隅龙蜥和贡山龙蜥的雌性在色度和亮度上与环境背景更为接近,而同类雄性则相对显眼。此外,破坏性着色分析表明所有物种都表现出中等程度的边缘破坏效果,但实现机制存在性间差异。尽管性二色型在伪装方面对个体生存有益处,但也面临着体温调节方面的代价。

该研究首次在蜥蜴类动物中实证了伪装与体温调节之间的权衡关系是驱动背部性二色性演化的重要自然选择力量。它揭示了雄性与雌性龙蜥在面对生存与繁殖的不同压力时,采取了差异化的优化策略:雄性为求偶和领域防卫演化出高显色背纹,但需承受热生理上的代价;雌性则更注重隐蔽性,优先选择背景匹配的伪装策略。这种性别特异性的生态优化路径,凸显了自然选择与性选择在塑造动物表型中的复杂交互作用。

这项研究强调了自然选择在塑造动物复杂体色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为理解动物颜色多样性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预测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11/1749-4877.7003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研究发现最暗弱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