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5 13:01:44
选择字号:
参与高校已拓展至43所,“国优计划”工作交流会在沪举行

 

11月2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关于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战略部署,推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高质量实施,“国优计划”工作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交流会现场。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交流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介绍了学校“以拔尖育拔尖”的特色育人理念和创新实践探索。杨振斌指出,面向未来卓越教师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将拓展协同育人平台,构建开放共享的培养体系;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培养动能;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浸润教育理想情怀,为培养更多新时代优秀教师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江帆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始终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高水平输出,将“国优计划”纳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提供保障。在沪试点高校积极作为,已形成一批特色培养路径与协同机制,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上海将持续支持高校将“国优计划”打造为教师教育的标杆项目,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优秀师资。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国优计划”是高水平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担当,是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筑基工程,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路径。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杜江峰指出,未来应重点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强化精神引领,涵养教育情怀;深化课程改革,突出能力导向;加强教育实践,夯实从教基础;创新培养模式,形成特色路径。

会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作交流发言。工作交流会还围绕“国优计划”研究生选拔与培养、协同育人机制、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课程建设、教育实践实施及从教激励政策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形成了诸多共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为共同推动“国优计划”走深走实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据了解,“国优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在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试点规模方面,参与高校从首批30所拓展至43所,更多高水平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统筹开展教师培养工作。在招生就业方面,目前已有累计1.5万余名优秀学生报名“国优计划”,择优选拔了3660名乐教适教的理工科背景学生进行系统培养,首批近200名毕业生已投身基础教育。在培养模式方面,各试点高校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出如“工程教育+科学教育”融合以及“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等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迄今最全面最逼真的虚拟大脑问世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