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杨雨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4 12:07:13
选择字号:
2025年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

 

11月23日至24日,以“AI赋能人才培养·全球智联产教融合”为主题的2025年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国内近30所院校及企业界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

论坛现场。图片由上海电机学院提供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分会秘书长、合肥大学副校长王晓峰指出,应用型高校须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要求,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新范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陈皞表示,上海将持续支持高校深化教育国际化与产教融合实践。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在致辞中强调,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推动三大路径:一是以“AI赋能”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与AI协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全球智联”,推动高校与企业间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师资共享与科研协同;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将产业需求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建师资、共克技术难题,构建数据互通、能力协同的产教新生态。

论坛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企业代表亦从产业视角提出合作方向。后续与会嘉宾赴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展示馆及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区域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本次论坛旨在构建“AI赋能、全球智联、产教融合”的国际合作新生态。据悉,上海电机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开放兴校”战略,已与欧洲多所高校共建“中欧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并于近期正式加入国家级“中意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推动国际合作向科研纵深拓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全面最逼真的虚拟大脑问世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