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4 9:35:35
选择字号:
“陀螺形体”材料展现优越的光学性能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梦然)美国纽约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陀螺形体”的新型材料可提升光基计算机性能。该材料融合了液体和晶体两种物质的特性,展现出优越的光学性能,在阻挡来自任意角度入射光线方面,优于所有已知结构。研究发表于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

60倍“陀螺形体”属性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学


当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以光而非电作为动力的计算机,这类光基设备有望比传统计算机更节能且运算速度更快。然而,光基计算机仍处于发展初期,其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在芯片上高效地重新路由微观光信号,并最大限度减少信号强度损失。这一难题本质上是材料设计问题,需要一种具备各向同性带隙特性的轻质材料,以阻挡来自各个方向的额外光线,从而保持信号强度。

在探索各向同性带隙材料的过程中,科学家常借助到准晶体。准晶体的结构具有数学上的有序性,但与传统晶体有所不同,其结构不会周期性重复。研究团队此次创造的是一种超材料,其特性主要源于结构而非化学成分。然而,设计超材料的关键在于理解其结构如何产生所需的物理特性。

团队开发了一种算法,用于设计具有功能性的无序结构。在此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种新型“相关无序”材料,它既非完全无序,也非完全有序,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这种新发现的“陀螺形体”,不仅融合了此前被认为不兼容的特性,其功能表现还超越了所有有序结构,包括准晶体,所有各向同性带隙材料都共享一种特定的结构特征。

据介绍,“陀螺形体”不像晶体那样具有固定的重复结构,因而表现出类似液体的无序性。但若从较远距离观察,它又能呈现出规则的图案。正是这两种特性的协同作用,使得光波无法从任何方向穿透,从而形成理想的带隙。这一发现为开发高性能光基计算设备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全面最逼真的虚拟大脑问世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