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在青岛启幕 |
|
|
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制造领域赛)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开幕。作为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顶级赛事,本届大赛聚焦未来制造核心赛道,搭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与资源对接的高端平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与青岛高新区管委会承办,旨在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党委委员郭锦海、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郭锦海在致辞中引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内容,强调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他指出,本届大赛项目代表了我国未来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希望参赛团队借此平台突破创新边界,为智能制造发展贡献力量。
王洪国表示,山东将科技创新置于发展核心位置,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17个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他特别提到,青岛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与开放的创新生态,为颠覆性技术提供了“孵化沃土”,未来将持续优化环境,助力技术成果落地生根。
陈万胜则强调,青岛正以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科技强市,未来将聚焦未来空间、信息、制造、材料等方向,加速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赛道布局,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打造全国未来产业高地。
开幕式上,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卢阳对区域创新生态进行推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围绕“发展高端制造技术赋能制造强国建设”分享前沿趋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谢胜泉则以“智能康复机器人:机遇与挑战”为题展开演讲。
此外,现场还发布了未来制造技术需求应用场景,海洋科技大市场同步开展平台推介与成果分享,打通产学研用对接通道。
本届大赛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等12个未来制造方向,通过“公开海选”征集135个颠覆性技术项目。经专家评审,97个项目入围领域赛,采用“封闭路演+交叉评议”模式展开角逐。为助力项目成长,大赛提供全方位支持政策,涵盖资金、政策、金融、人才、信息、地方服务及宣传展示等七大维度,构建“全生命周期”赋能体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未来制造已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本次大赛的举办,不仅为颠覆性技术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舞台,更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