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16:30:52
选择字号:
迄今最大小鼠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数据集问世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严军、工程师王晓飞、研究员徐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许晓鸿合作,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数据集,揭示了精细的皮层内部联结和皮层下投射模式以及皮层联结与转录组和功能数据的紧密联系,将助力皮层功能研究、单神经元投射图谱跨物种比较、类脑计算和模拟。11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神经元》。

在哺乳动物中,大脑皮层负责包括感觉运动转化和认知抉择等在内的高级功能。解析皮层神经元的全脑联结规律对于揭示这些脑功能的神经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皮层功能联结通过单个神经元实现的机制尚不清楚,且皮层神经元的结构联结与其它模态数据之间的关系也缺乏系统研究。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团队重构了近2万个覆盖小鼠皮层所有脑区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完整形态,并整合其它模态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全脑范围内神经元轴突形态的系统聚类,定量刻画了单神经元轴突形态的相似性,获得346个皮层神经元投射组亚型,并系统分析了这些神经元亚型的空间分布和全脑投射。

此外,研究团队将皮层划分为精细的255个皮层柱,并揭示了7个皮层联结模块及其子模块,且在单神经元水平发现了12个基本的轴突末梢分布模式,绘制了高精度的皮层等级分布图。

研究团队同时发现,皮层锥体束神经元到基底节脑区的投射存在多种组合模式。在初级感觉皮层,皮层-丘脑神经元和PT神经元都能投射到初级和高级丘脑核团。由此,揭示了单神经元水平皮层投射的复杂性,修正了传统的皮层神经元投射模型。

多模态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结构联结强的两个皮层脑区,钙信号也趋于同步,皮层内部结构联结的梯度也和其功能联结的梯度,整体上也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进一步地,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系列与皮层等级相关的转录组类型和基因,且皮层等级与神经元发放频率存在负相关,提示高等级脑区的神经元更多地参与信息的整合。

研究主要结果总结图。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5.10.01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